人物篇

校园文化

【辉煌75载·奋斗川农人】颜其贵:见证川农大的变与不变

点击数:2024-10-09 18:53:35 来源: 校园新闻网

编者按:七十五载栉风沐雨,初心不改;七十五载弦歌不辍,砥砺前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网特推出【辉煌75载·奋斗川农人】系列报道,从普通川农人的视角出发,分别选取了在校工作40年、30年、20年、10年、1年的教师代表为采访对象,通过生动讲述,洞见新中国的沧桑巨变、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川农大的蓬勃发展,凝聚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的奋进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动物医学院颜其贵教授与川农大共同成长的第30个年头。通过他的切身体验,我们得以一窥川农大在时代洪流中的变与不变。

极大改善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我是1995年留校工作,但其实1987年就在校读书了。那时和现在的面貌不可同日而语。”回忆起初到川农大的日子,颜其贵感慨万千。

在颜其贵印象中,大学期间令同学们格外高兴的就是去三教上课,因为那是全校唯一一幢“像样的教学楼”,其余都是砖混结构的农机房、平房教室和宿舍等瓦房建筑。四教、五教和六教属于实验教学楼,平时很少去那里。那时只有老校区和濆江农场之分,他和同学们平日的生活和学习一般都在老校区,只有实验课才会去农场。农场里中间有一条硬化路,两边是农田、牛场、猪场、羊场和果园。回忆当时的学习生活条件,颜其贵用了“破旧”来形容。

“住宿条件很有限,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挤在一二层的小楼里。”他道,大家住的是木板楼,或是“咚咚”或是“咯吱”,“一个人走路所有人都能知道”。“所有同学都很期待大三,因为可以搬进只有高年级同学才能入住的唯一U型新宿舍。”颜其贵笑着回忆:“那就是当时的‘高楼大厦’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陋的学生宿舍到宽敞明亮的新宿舍楼,从破旧的老校区到现代化的温江校区,颜其贵亲眼见证了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

到颜其贵1995年开始留校工作时,他最早的办公室地点就在四教。“整个环境一直在变化发展。”他印象很深的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同时川农大迈进‘211’建设高校行列也带来了巨大变化,2000年开始明显感觉到学校的日新月异。雅安的老校区变化很大,但变化最大的还是新校区。校园更大气、更漂亮了。” 新崭崭的十教、十一教、十二教先后拔地而起,新校区从无到有……随着时间推移,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从简陋的学生宿舍到宽敞明亮的宿舍楼,颜其贵亲眼见证了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这也是学校发展的一大亮点。”他欣慰地表示。

然而,工作生活条件的巨变还不是最让颜其贵感到兴奋鼓舞的,科研条件的变化才是。

他曾亲身经历过科研设备匮乏、科研进度缓慢的年代。他刚留校工作就是跟随动医专家郭万柱教授做分子生物学研究。早年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条件都十分有限,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以前送样测序,要花费十几万,而且周期长、成本高。”那时要对DNA测序只能寄送到校外测序机构,一次一等起码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科研进程就这样长时间耽误在等待中。

2005年左右搬到新校区工作后,他所在的兽医微生物实验室购进了全校第一台测序仪。“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颜其贵用兴奋的语气讲述着这台仪器的“不凡”:“这台测序仪属于第一代,现在看来不算先进,但自从有了它,常规的测序我们只要1-2个星期就拿到结果,科研进程从此大大加快。它对我们的伪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成功研制是有贡献的,这可是开启了我国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先河。”在颜其贵看来这台测序仪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助力兽医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当时很多校内年轻教师在进一步深造和攻读博士学位时,至少有五、六十人都在兽医微生物实验室选修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以打开科研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他们几乎覆盖了学校所有涉农学科,“这为各学科发展储备了人才,也为学校分子研究水平整体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颜其贵说。

“三十年前,科研更多受硬件条件限制,现在就不一样了。” 随着学校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今的科研条件今非昔比。面对变化颜其贵特别感慨,“干科研已经从主要靠‘苦干’变成了更多靠‘巧干’”,“现在,学校有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及平台,自动化程度很高,不仅提高了科研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已经上了一定水平,不光各学院科研设备大大充实,而且还有了打破界限、开放包容的公共实验平台,设备使用不再拘泥于某个实验室、学院或者学科。只要有足够的创新思路,出成果的速度就会很快。”

不断提升的生活条件和学术氛围

在颜其贵看来,学校的变化远不止于硬件设施的大大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带来了学校整体面貌的焕然一新。

当年分子生物学人才稀缺,他刚考上了本校研究生,时任学院党支部书记的刘克惠老师就多次找他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读研的同时能留校任教,因为兽医微生物实验室太缺少教师。然而,他却用“要再考虑考虑”委婉谢绝了。本科毕业就能留校工作,居然拒绝,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那是在“下海”浪潮席卷全国的90年代。当时,本科生留校工资每月只有七十多元钱,就算是三年后研究生毕业留校,颜其贵的工资也才331元,而同年已有饲料企业把工资给他开到了每月2500元。刚工作那几年,单身的他日子过得紧巴巴,每每用钱都要考虑“怎么才把一个月的生活安排得下来”。“川农老师找到校外的对象在人们看来都属于‘高攀’,如果不是坚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广阔前景,我恐怕也不能坚持。”

“现在学校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加注重学术水平,我们也能吸引到更多高端人才加入了。”工作后,颜其贵曾在动科学院的学科办公室工作过,“以前学科教师学缘结构相对单一,多为本土培养,而今天,兽医学科100多人中就有30多种学缘结构,且具有留学背景的年轻人越来越得多。“多元化学缘结构中年轻人逐渐成为科研和教学的主力军,他们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这个数据变化能看到一方面我们的学科越来越有活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家越来越开放。” 谈起积极变化,颜其贵带着欣喜。

随之而来的变化还有学校学术交流明显增多,层次明显提升。颜其贵对此感受颇深:“以前学术交流很少,专家学者时间宝贵,不少专家了解来到川农大做一场报告要花大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就不愿意来了。随着国家对外交流增多、西部地区交通等的发展,还有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科人才不断丰富,目前我们学院每月至少有两次以上的学术交流,其中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也特别多。”他感慨:“这些变化,都是学校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不变的传承与情怀

尽管世界在变化,然而在颜其贵心中,总有一些东西不曾改变,那就是川农人对学科专业的热爱和情怀,以及对“川农大精神”的传承。

早年川农人大都工资不高、生活比较清苦,颜其贵对此并无太多细节上的记忆,反而是对那些纯粹又温暖的精神品质和人情味留有深刻印象。

颜其贵是搞动医的,牛、羊自然生产通常在夜里进行,至今他记忆里仍存留不少和老师一起半夜三更出诊,为牛、羊接生的场景。老教师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品质、敬业奉献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今天的他。“那么多学问造诣深厚的老先生都是安贫乐道,都在川农大默默工作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在讲台上、在实验室和动物圈舍里,老师会毫无保留传授知识和经验,生怕学生学不到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会在年轻教师走上讲台前手把手指导,多方面帮助,把“传帮带”做到位……他一直记得每次回家,同住八家村院子里的退休老教师们总爱乐呵呵地对他的生活或事业关心几句,或是提建议,或是主动提供帮助。甚至,院子里哪家年轻夫妻没空接送小孩了,他们也会主动帮忙接送照看。颜其贵说:“这种友爱互助潜移默化,温暖有加。”

“我选择留下来,是因为我对这个学科和川农大的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颜其贵坦言道。也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即使面对待遇的差距和外界的诱惑也从未动摇事业的信念。

如今,他也十分注重对团队年轻人的培养和引导,特别乐于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传授给他们。“我希望他们能够接过我们的接力棒,继续为川农大的发展贡献力量。”颜其贵深情地说。他认为,这么多年发展变迁,但川农大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我们的老师们依然保持着对学科的热爱,对教学的执着,对学生的关怀。”他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川农大的教师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对事业的坚守、对学术的尊重和对青年人的关爱。

岁月悠悠,变的是环境、是条件、是面貌;而不变的,是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对科学的追求和对川农大的眷恋。颜其贵的经历,是三十年来川农大无数教职工共同奋斗的缩影。岁月洪流中,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平凡个体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时代发展的点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