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艰苦创业铸精神兴农报国谱新篇

点击数:2013-03-14 12:32:30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业高校应该如何更好地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四川农业大学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自身实际提出了“三个基地”的建设思路,拓展了农业高校在新时期办学发展的广阔空间。
  


艰苦创业铸精神兴农报国谱新篇


    四川农业大学,位于四川省西部雅安市的青衣江畔。在雅安近半个世纪办学历程中,四川农大有了长足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大共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七万余人,主要在西部服务;已取得科技成果5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50多项。其中水稻、小麦育种研究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小麦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玉米育种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还获得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川农大的研究成果在2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300多项,20多年来,该校累计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2亿多元,却创造了37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九五”期间,川农大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省属高校跨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
  在新形势下,四川农大乘势而上,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于2004年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基地”的建设思路: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研发基地、先进文化的培育基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三个基地”的建设在新时期为农业高校拓展了广阔的办学发展空间。
  “川农大精神”反映出新时期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2000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四川省教育工委联合发出《关于学习“川农大精神”的通知》,号召全省教育战线学习、宣传和弘扬“川农大精神”。《通知》指出:“川农大精神反映了新时期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指导意义。“川农大精神”为何引起高度重视?多年来,推动川农大快速发展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经几代人传承、实践、升华形成的“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
  在简陋的条件下起步,艰苦创业
  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35年后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从成都迁到雅安独立建校之初,教学与生活用房极端紧缺,仅有2.9万平方米原西康省政府的办公用房,部分教师家属仍住成都,两地分居。教学设备相当简陋,只有价值36万余元的仪器设备。图书馆仅有藏书2万余册。然而,就是在这样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办大学的条件下,川农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历程。
  独立建校后的首任院长、著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杨开渠教授,早年留学日本,在我国水稻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独立建校初期进行水稻光照研究时,缺少必要的研究设施,他就用盆子和布控制光照来做实验。名誉校长、著名动物营养学家杨凤教授,留学美国后于1952年来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到当时还处于空白领域的国内动物营养学研究。他带领教职工从几支试管起家,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创建起动物营养学科,经多年持续研究,他主持制订出我国南方及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结束了长期借用国外猪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
  艰辛曲折,弦歌不辍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雅安地方已无法保证学校几千师生和家属基本的生活物质需要。面对困难,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学校师生分散在雅安、西昌、邛崃三处,坚持教学和生产实习。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更是遭受空前浩劫,研究室被撤销,图书文献资料散失,仪器设备毁损,不少教师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到1971年9月,学校甚至被宣布撤销。在如此困难的逆境中,川农人爱国爱校、兴农报国的信念没有动摇,依然人心不乱、队伍未散、工作不断。1973年,在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与省业务部门和基层农、牧业单位联系,举办各种短训班,为地方培养农(牧)技人员。1974年,学校恢复招收三年制学生,当年即招收普通班学生近300人。同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师们仍然义无返顾地坚持科学研究。
  正是川农人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学校的科学研究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重大成绩。1969年选育出小麦优良品种和优异的种质资源繁六及其姊妹系;1970年育成水稻新品种“珍广矮”及早籼品种“蜀丰一号”、“蜀丰二号”,1975年育成第一批水稻不育系。同期在玉米新品种选育、同位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猪、鸡、鸭新品种培育以及动植物病害研究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70年代初,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教授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岗•D型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稻,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育种专家荣廷昭带着学生,白天顶烈日钻入玉米地观察,夜里在烛光下分析资料、思考技术路线、制定试验方案,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连续选育出川单9号、13号、21号、29号等突破性玉米良种,为四川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颜济教授不畏艰辛,跑遍了新疆、甘肃、宁夏等15个省区,采集了大量珍稀的小麦野生材料,建立了国内小麦族最完整的标本室与基因库,并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
  川农大人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实践着自己对事业和科学的矢志追求,让人由衷地感慨:川农大取得的众多成果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舍圈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靠实干拼出来的。
  薪火传承“川农大精神”
  接触了现在的川农大人,有一种感觉非常强烈,那就是每一个人身上都洋溢着报国兴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薪火传承,树德塑魂,“川农大精神”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老教师为传承薪火,提携后进,许多人把多数精力花在对年青人的培养上。“我为蜡烛荣,舍身化光明”,这是川农大许多老教师的真实写照。通过传帮带,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现全校正高级职称专家中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已占到3/4;全校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已占到2/3。其中1963年出生的汪旭东研究员在周开达院士的培养下,主持的“高配合力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蜀恢162选育与应用”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教师多数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1987年10月被选派到联邦德国留学。1990年初,正值研究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学校来信说教研室工作急需他尽快回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文心田最终选择了立即回国。全国人大代表、副校长任正隆教授1988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国外工作的机会,携妻带子回到祖国。
  改革开放后,中青年教师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为了支持他们在国外学习,不少已届高龄的老一辈,默默担起出国者的教学任务。著名生化专家端木道教授为了支持本教研室教师出国深造,虽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承担教学任务。正如许多年轻教师讲:“川农大不断产生的成果,都是站在老一辈专家肩膀上取得的”。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551人次,其中502人次回到了学校,回归率达91%。
  “川农大精神”浓缩了学校百年风雨兼程的艰苦创业史,反映了历代川农人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和兴农报国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艰苦环境中川农人追求真理、求实创新、薪火传承、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和高风亮节,体现了川农大新老知识分子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以自身的辛劳和汗水谱写朴实而壮丽篇章的精神风貌。2002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
  教改与科研双轮驱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始终是川农人的执著追求,也是“川农大精神”时代内涵的具体要求。新形势下,“川农大精神”渗透于学校办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学校以“川农大精神”育人的办学传统并凝聚出学校“心系‘三农’,振兴中华”的育人主题。学校弘扬“川农大精神”,心系“三农”,服务西部,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模式
  按照川农大“重品德、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1998年学校提出“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总体教改思路,在全校本科教学改革中体现面向新世纪教学观念的创新,体现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改革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全校实行“大基础教育(通识基础教育+专业类群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强化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实行“一个基础、两个循环”的教学模式,即低年级学生在校内场站实习,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个循环;高年级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参加科学研究或成果推广转化,完成第二个循环。学校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自选课题、各种竞赛、艺术培训和社会实践,同时加强教学督导检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进程中,四川农大同样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至今已获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林学本科专业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2001年)、“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1项。
  将科研优势融于教学领域
  将科研优势融于教学。长期以来学校过半的教师参与了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促进了教师学术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九十年代以来,川农大有两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百人(次)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多人受到表彰。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主讲的本科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好评。
  当前学校总体科技工作反映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科研项目不断增加,科研经费逐年增长……这些改变不但有利于多出成果,而且也明显改善了教学条件;将科研进展带进课堂,融于教学,丰富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学校的科研成果不少进入了教材。由川农大主编、副主编和参编的140余部教材中,有三分之一反映了该校的科研成果或科研进展。
  依托基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心系“三农”的意识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川农大很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尽全力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农村,走入工厂,走进生产第一线,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和感悟。近年来,学校与雅安市雨城区共同开展的“万户农户科技致富行动”,参加的学生就达6850人次。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四川农大每年有约3/4的应届毕业生到校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毕业生产实习,使学生直接了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该校仅林学园艺学院有21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累计接纳学生实习千余人次,推广新技术20余项,合作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引进推广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80余个,完成实验实习报告千余份,毕业论文100余篇。2004年,动物科技学院把8周的综合实践实习与校地合作项目相结合,将相关专业的同学混合编组安排到名山、石棉、天全等地,参加当地畜牧部门主持的“南方草场建设”、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养羊示范、秸秆养牛技术等30多项科教兴牧项目,锻炼了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在校地、校企合作,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办学过程中探索出合作与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在互惠互利中为学生社会实践促学生成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目前,按照学校校外基地遴选原则,学校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基地154个,覆盖了学校所有本科专业。近5年来,学校有2万多学生在基地进行各种实习,近万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基地完成。
  产学研一体,建设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研发基地
  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中,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四川农大作为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在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把科技送到工厂、推广到田间地头,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兴农报国,振兴中华”是“川农大精神”的实质。“加强基础,着重应用,突出创新,重在转化”是川农大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长期以来学校将大量的科技力量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达70%左右;闯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新路。
  创新思维,多渠道,多形式推广科技成果
  早在1983年,川农大就与四川大邑县签订了校县共建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协议。10年后,大邑县就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梅基地和省内知名的“三木”药材基地、金蜜李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等基地。
  1977年,川农大水稻研究室与省内的部分种子公司联合组建了“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经过22年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到遍及13个省(市、区)的100余个市、县种子公司。22年的产学研结合,“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育成推广了26个新组合,累计推广水稻新品种3.6亿亩,共增产稻谷266亿公斤。
  进入90年代以后,学校又先后与四川新希望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农大高科集团、四川隆生集团、三台县团结水库等多个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优良品种、饲料配方和农畜产品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等。合作内容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这些企业既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又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
  创新机制,积极拓宽科技推广的形式和渠道,自1978年以来,川农大已先后和四川近40余个地、市、县(区)和13个省(市、区)的100多家企业和公司建立了“农科教”、“产学研”的合作,为我国南方,特别是西部和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台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川农大精神”在服务“三农”中放射出灿烂光辉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同时,川农大始终把面向“三农”,服务西部作为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川农大人怀着强烈的振兴中华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系农业、农村和农民,把个人理想和兴农报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的老教授、老专家不顾年高体弱;许多中青年专家不顾家庭困难,寒来暑往,默默奉献。不论平原、沃野,还是边远山区,始终坚持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把农业科技成果在巴山蜀水的大地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林学园艺学院的曾伟光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步行山路在四川三台县指导,和工人同吃同住。有一次感冒,开始他没当回事,后病情恶化成肺炎。医生要他休息,他说:“农民心里急呀,不能错过季节。”于是白天工作,晚上输液治疗,硬是坚持下来。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三台团结水库由原来的亏损单位,变成了全国有名的柑桔基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充分展示出“川农大精神”在服务“三农”中的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川农大师生深入一线,为地方培训各类人员近3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余万册(份),编写科普教材数十种,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0亿多亩、优良畜禽新品种近3亿头(只)、林果新品种9千多万株,共创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服务“三农”,独具特色的办学新路。
  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和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学校具有知识和人才的优势,在促进教育与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中大有作为。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在将四川农大建设成为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研发基地、先进文化的培育基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过程中,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