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开拓者之魂 ——“川农大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点击数:2013-03-14 11:57:28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四川农大历届领导班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依靠广大教职工,紧密团结,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学校事业向前发展,这是川农大精神形成的灵魂。
  1992年,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川农大开始首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准备将10多个系合并组建成5个学院。但当时一些系的领导和教师对此不理解、不支持,时任校党委书记的现省教育厅副厅长唐朝纪率领党政一班人,用一个声音说话,既坚持原则,又做工作凝聚人心,广泛争取支持,终于在省属高校、全国农业高校中率先完成了此项改革。
  1996年,川农大校领导班子中有3人因年龄关系按规定应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校领导“进”、“出”人数之多是该校前所未有的,为搞好衔接工作,他们决定先“进”后“出”。正在这时,学校又开始“211工程”预审申报工作,于是从1996年8月开始,新旧校领导连续召开七、八个会议专题研究、布置准备工作,即将离任的校长胡祖禹带病坚持工作,到北京出差时,每天都要吃“救心丸”。全校师生也积极配合,共同努力。1996年12月,学校通过预审的当晚,全校数百名师生聚集在操场上等待,结果一公布他们无不欢呼雀跃。
  1999年暑期,学校遭遇历史未遇的暴风雨,党委书记于伟、校长文心田顶风冒雨察看灾情,组织受灾教职工搬迁,安排救灾工作。党委副书记李洪福和刘克惠也深入到教职工和学生中,帮助教职工和学生解决各种困难。
  在廉洁自律方面,校领导同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干部群众做出了表率。在住房上多数班子成员现在的居住面积仅有70平方米左右,低于教授的平均水平。在房改中,党委书记和副书记的现有住房,连讲师都认为条件欠佳而不愿选。在最近新住房分配中6位校领导有4位的住房都处于“顶天”“立地”的位置。
  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川农大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甘为人梯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农业科研具有长周期性,因此该校每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几代人团结协作、刻苦攻关、共同研究的结果。
  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平1995年1月博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12月就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当时只有30岁,1998年他又成为博士生导师。他说:“我是站在巨人肩上成长起来的,没有周开达老师奠定的基础、积累的经验,我是不会取得这些成绩的。”
  同李平一样,郑有良、李学伟、邓良基、潘光堂等年轻专家的成长,无不受到老一辈专家的提携和帮助。
  在教书育人上,高之仁、李尧权、端木道、刘相模、张仁绥、高察伦等老一辈专家在高等农业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甘为人梯,为年轻人铺路,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在提职晋升、出国进修、成果申报等方面淡泊名利,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1996年,周开达教授主持选育的冈优22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在报奖时,他却置身其后,把年轻的李仕贵推上前台。荣廷昭教授曾在申报科技进步奖时两次主动提出不排自己的名字,而他是参与了科研工作的,在获“王丹萍科学奖”后,他当即从奖金中拿出1万元作为党费交纳。
  老专家们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师生,使川农大精神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