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四川农业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川农大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弘扬“川农大精神”,坚持树魂立德,打造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坚持德育为先,传承“兴农报国”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报国情怀;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科研和科技服务优势,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创人才培养新路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10月,温家宝总理批示“川农大办学经验值得重视”,对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坚持树魂立德,打造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一)爱国敬业,百年风雨铸师魂
“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是历代川农人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特别是在雅安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环境中,始终秉承“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思想,身体力行而铸就的师魂。全国著名动物营养学家杨凤教授,在建国初期百废待举之时,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毅然舍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和工作条件,怀着赤子之心,冲破层层阻挠,于1951年回到祖国,1952年来到学校,全身心投入到当时还处于空白领域的国内动物营养研究。杨凤教授说:“一辈子干这项事业是中国的需要,是值得的”。全国人大代表、正校级调研员任正隆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国外不少公司的高薪聘用,携妻带子回到祖国。他说:“在感情深处,我始终认为我是个农民。即使是现在,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位农民科学家,只想为国家、为农民、为农业科学做点事。”原科研处处长杨克诚教授在担任科研处负责人近八年时间里,从未为自己申报过课题,一心一意为其他教师铺路,以“能否为教师服好务、为学校服好务、为地方服好务”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得失的一把尺子。全国师德标兵张仁绥教授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经常说“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自己要做好每一个细微之处”。为了扶持年轻教师的成长,她不只一次把荣誉让给别人。
历代川农人历经艰辛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自强不息,以实际行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传承“川农大精神”,传承“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师魂,凝聚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强烈报国之志的人才,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全国著名家禽育种专家曾凡同教授说“学校有不少教师都曾有机会离开川农大,离开雅安到更发达的地方去,过上更优裕的生活,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留下了。这里有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我们将工作、教学、科研放在第一位,不以追求物质生活作为我们的第一目标。不是说我一个人有这种思想。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么川农大就不存在了。这是川农大能够取得突出成绩的根本所在”,“支持川农大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一种最主要的原动力,就是党长期教育培养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诚和报国之志”。“川农大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以他们风范无边的人格魅力对青年教师和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巨大震撼,以他们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543人(次),其中494人(次)回到了学校,回归率达91%。川农人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学校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伦敦大学博士王永清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留德回国的王康宁教授,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李学伟教授和留学德国的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副校长朱庆教授,留英回国的校长郑有良教授、副校长杨文钰教授等都是他们中的代表。
(二)言传身教,立德立制强师德
“川农大精神”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川农人,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也铸就了“博大胸襟、诚笃关爱、言传身教”的师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把弘扬“川农大精神”融入师德建设,突出爱国敬业传统,强化育人意识。首先,终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人才工作战略,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年教师立德、立言、立身。通过召开“师德建设座谈会”、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岗前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校史、参观校史陈列馆等,由学校老专家、老教授、关工委和校、院教学督导组的专家和青年教师座谈,关工委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业务技能培训,系室落实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培养,使青年教师始终处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中,体会到“川农大精神”蕴涵的“兴农报国、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同时,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系上,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把“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作为合格教师党员的标准之一,以好的党风带动优良教风、校风的形成。
另一方面,健全师德建设保障激励机制,促进师德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近年来,学校相继制定了《四川农业大学师德规范(试行)》、《四川农业大学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思想政治表现考核评分暂行办法》和《四川农业大学党政机关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文件,开展师德承诺,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坚持每年定期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奖、评课、评教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等挂钩,使学校师德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学校还长期注重发挥活动导向作用,以重大纪念日、节日活动开展为平台,以“川农大精神”宣传教育为主线,通过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演讲会、文艺演唱会以及“师德先进个人”和“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多途径、多形式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通过长期的工作,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爱国爱农、厚德博学、敬业奉献,诲人不倦”的教风,2004年四川省教育厅对我校民主评议行风检查验收后指出:“通过这次检查验收,可以看出川农大校风是纯正的,机关作风是优良的,师德师风是高尚的。”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大实施“人才工程”力度,现已形成包括2名院士在内的150人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学术骨干队伍。近五年来,学校教师队伍中1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省师德标兵,2人被评为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
二、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报国情怀
(一)围绕“心系‘三农’、振兴中华”主题,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川农大精神”是历代川农人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和兴农报国的执著追求的浓缩,体现了川农大新老知识分子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以自身的辛劳和汗水谱写朴实而壮丽篇章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形势下,学校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和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因此,学校要求川农大学生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心系“三农”,勤奋学习;毕业后不论工作是城市还是农村,心里都要惦念着农业、农村和农民,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服务“三农”,振兴中华做贡献。学校创新提出和实施了“德育立体化工程”、重新编修校史、建成校史展览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把“川农大精神”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强党校、学生理论社团、网站、电视等阵地建设,教育、影响、熏陶和引导学生,校关工委专门选编了《“川农大精神”宣讲材料》到各院进行宣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在校园建设中以学校办学历史和优秀传统事迹为材料,通过科学设置和建设读书走廊、雕塑、亭、阁、林、路、名言牌等,使“川农大精神”体现和融入到学校的环境建设中。
(二)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进一步端正学风
学风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体现,其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两个阶段,都要通过学习校史、专题讲座、座谈会和参观校史展览馆等形式,集中进行“川农大精神”的教育活动。坚持每年定期开展以“弘扬‘川农大精神’,创建优良学风”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活动,加强校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学而不厌”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端正学风。为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力推进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浓郁氛围,学校近年来制定了《四川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试行)》、《四川农业大学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奖励与资助办法(施行)》、《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励志成才。另外,还长期坚持开展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文明院、文明班、文明寝室等评选活动,把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学习成绩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评优表彰。
(三)传承“兴农报国”优良传统,加强社会实践
学校长期传承“兴农报国、振兴中华;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把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必选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设立专项经费,开展专项评优表彰,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院工作考核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长知识、增才干、强能力。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农村对知识对人才的渴求,激发了立志成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中,体会到学习科技知识的社会意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与农民的接触中,体验农民的艰辛,树立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焕发起学生的创造力;从与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的接触中,增强了奉献意识,对培养学生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校共建立长久性“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121个,实施项目231个。近3年来,累计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团)1887支,有5.7万余名学生和1100余名教师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服务和指导之中,发放各种农业科技资料和图书49万余份(册),赠送种子、农药、饲料添加剂等物资价值近21.5万元,捐赠衣物、玩具等3.8万余件,举办文艺演出74场,开展科技赶场、科技讲座和专家报告会1400余场(次),解决农民实际生产问题2.2万余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中国共青团网、四川省共青团网等90余家宣传媒体,先后多次报道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三、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川农大精神”的实质就是爱国爱校、兴农报国。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心系‘三农’,振兴中华”的育人主题中,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是“川农大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注重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服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学校进一步强化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按照“重品德、宽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提出“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总体教改思路,奋力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改革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结合,将教育思想的转变贯穿到课程体系改革,固化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围绕构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持续不断地推进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已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2006年以来,获准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各6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门和31门,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教材42种;入选2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教学团队,以及1位国家级和5位省级教学名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3项;获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先后被批准为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
(二)发挥科研优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川农大精神”激励下,一代代川农人长期坚持科学研究,先后形成了500多项科研成果,300多项获奖成果得以推广应用,成果转化率达70%左右,创造了数百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科学研究在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改善了教学条件,优化了教学内容,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中有一半以上教师参与科学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2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百人(次)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多人受到表彰,其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中坚力量。尤其是随着学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加,科研经费逐年增长,明显改善了教学条件。科研项目经费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制作的动植物标本,多数都与教学共享;课题组在学校教学科研农场开展的科学试验,绝大部分都供学生参观实习。此外,通过实施科研实验室向学生教学开放,也有效支撑和促进了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是既搞教学又搞科研,属教学科研型。他们将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带进课堂,融于教学,不仅丰富和优化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农业科研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的热情,而且还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发挥科技服务优势,开创人才培养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与四川省40余个市、区、县和全国的100多家企业(公司)建立了农科教、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服务“三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首先,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按照学校校外基地遴选原则,学校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基地154个,覆盖了学校所有本科专业。近5年来,学校有2万多学生在基地进行各种实习,近万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基地完成。其次,依托基地,开展教学实习,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每年有近3/4的应届毕业生到校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毕业生产实习,使广大学生在为生产服务中,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林学园艺学院有21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近年来累计接纳学生5000余人次实习,推广新技术20余项,合作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引进推广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80余个,完成实验实习报告5000余份,毕业论文20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对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农大精神”生根开花,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川农大精神”既是历代川农人实践、传承和努力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学校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在新的历史时期,“川农大精神”已成为学校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品格特征和学校大学精神内核。“川农大精神”贯穿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在“川农大精神”的熏陶下,学校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近3年来,共有1.4万余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6千余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生学生党员比例达35.6%以上。在2003、2004、2005届毕业生中,有500多人响应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校学生踊跃参与捐款救灾、扶贫助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科技咨询、爱心奉献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气得到发扬。近三年,我校学生计算机、英语过级率逐年攀升,研究生报考率和上线率稳步提高,为数不少的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先后有5600余人次学生获得普通话过级证书和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近800人受到国家和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7项。
(二)勤奋朴实,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多年来,川农大毕业生不怕艰苦、勤于动手、务实上进,被称作是“用得上、留得住、叫得响”的最受欢迎的人才,其普遍表现出的“勤奋朴实、勇于开拓”的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肯定。华西希望集团人事部认为“川农的学生都很不错,思想素质好,都很敬业、朴实,有刻苦精神,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上手比较快,能较快适应华西的管理模式和要求,成为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独当一面”。绵阳市农科所认为“川农大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识水平,能够吃苦耐劳,具备良好的科研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因此尽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但到校参加“双选会”的用人单位也越来越多,每年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到校挑选毕业生,供需比均在1:1.5以上。2004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来,有200余名本科毕业生被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重庆市、成都市、山东省和贵州省等组织部门选调,作为后备干部到基层锻炼培养。学校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服务社会,杰出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我校已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人。受“川农大精神”哺育的川农学子,奋战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他们中既有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专家,又有长期扎根生产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劳动模范,还有从事企业经营的创新人才和党政管理骨干。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稻育种家周开达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育种家荣廷昭教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芝加哥大学龙漫远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杨洪全、凌宏清教授,河南省农科院胥以纲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国家级专家武汉大学周荣家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著名葡萄酒专家李华教授,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蒋忠勇,广东省畜科所所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舒鼎铭研究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李仕贵、汤浩茹、魏育明、颜泽洪,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四川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朱仲麟、院长李跃建,希望集团饲料核心技术研制者、“中国饲料大王”、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陈育新和《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受到四川省委组织部表彰,自主创业的2001级毕业生龙波、王旭,在“5•12”地震救援中表现突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徐刚毅研究员,四川首家科技合作社(成都市邛崃三甲猕猴桃科技合作社)的“CEO”马志军等,都是我校毕业优秀人才的典型代表。(执笔:张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