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部门新闻

田孟良:让农业成为惠及民生的朝阳产业

点击数:2014-01-02 11:35:01 来源: 宣传统战部

 

     近日,雅安市副市长徐旭一行前往宝兴县中药材专家大院调研,看到基地里的珍稀中药材长势喜人,药农增收有了保障,徐旭不住地点头称赞。

  近年来,作为宝兴县中药材专家大院首席专家,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孟良教授倾心致力于中药材基地的打造,搭建起校县企三方合作的桥梁,带动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力争让农业成为惠及民生的朝阳产业。

  情系药农,无偿扶持中药材种植

  宝兴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药历史悠久,是川药的主要产地之一。2009年,田孟良率先到宝兴县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发现宝兴县具有种植濒危重要中药材重楼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和社会条件,随即请农业局代为联系重楼种植试验示范试点。当时农户王虹钧刚好租下县城附近冷木沟的一片地,正在寻思种点什么,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亲自邀请田孟良到地里考察。

  在攀爬了2个小时的山路后到达冷木沟,田孟良仔细考察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认为很适合种植重楼,当即和三九药业一起买了5亩地的重楼种上了。每个月,田孟良都要上山亲自指导种植技术和规范,一呆就是34天。山上吃住条件非常艰苦,住简易帐篷,吃茶壶里煮熟的米饭,菜仅仅是洋芋和白菜。

  “自己没读多少书,全是田老师手把手地教,很快就上道了。”试验成功后,2010年王虹钧继续扩大种植,当年面积即达到了60;2011年在民礼乡建成了78亩林下抚育基地,并成立了淡蓝种植合作社;2012年在灵关建立了重楼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市级示范合作社;2013年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4年过去,王虹钧已由当初的门外汉成为了当地乃至四川省重楼种植的示范带头人。在他看来,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成立了合作社后,已有70多户农户入社,带动了400多户农户种植重楼。如今合作社年营业额达到300万左右,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00元。

  随着宝兴县中药材专家大院的声名远播,不少地方纷纷邀请田孟良去指导中药材种植。

  201211月,田孟良到石棉县丰乐乡高桥村指导石斛种植。他发现当地种的都是金钗石斛,其经济效益比不上铁皮石斛,建议改种铁皮石斛。可老百姓犯愁了,当地买不到铁皮石斛的种苗,田孟良立即表示由他来解决。不久,第一批4000株的种苗就送到了老百姓手中。

  “平时田老师随时通过电话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进行指导,还经常打电话询问种植情况。”石棉县科技局局长赵志红感触颇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田老师就来现场指导了5次,前不久又提供了8000株种苗,我们老百姓是打心里感谢川农大的专家,他们从不求回报地帮助我们!

  有人说田孟良傻,白白帮人不说,有时还要倒贴,但在他看来,能够帮助农户过上好日子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校县合作,为中药材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20104月,我校与宝兴县举行了县校合作签字仪式,同时成立了中药材专家大院。田孟良作为首席专家,20107-20127月挂职担任宝兴县副县长,分管农业、科技工作。

  为了做大做强宝兴中药材产业,田孟良以科技局为“专家服务中心”,积极邀请相关科研单位专家到宝兴开展中药现代化科研活动,主持编制了《四川省宝兴县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了以川牛膝、厚朴、白术和重楼4种中药材为主要品种,构建了宝兴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将其纳入了全国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

  每年的510月为汛期,宝兴地处大山深处,山上的泥土被水冲刷后经常会有飞石落下。一次田孟良乘坐汽车的挡风玻璃被飞石砸烂,人差点就没命。尽管条件非常艰苦,田孟良依然积极奔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宝兴县分别与我校、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联合,成功申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西南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研究”项目中的“重楼规范化种植基地及其SOP优化升级研究”课题和“川牛膝规范化种植基地及其SOP优化升级研究”课题,全面提升了宝兴县中药材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没有田县长,就没有宝兴县中药材的今天!”宝兴县人大财经委主任、原科技局局长李文光不无感慨地说。

  如今,宝兴县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中药现代化中药材种植特色科技示范基地”;2011年被认定为“川牛膝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201111月,《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规划》通过评审,全省仅有3个中药材品种纳入该规划,其中宝兴县就占了川牛膝、重楼两个品种;20128月,“宝膝1号”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川牛膝品种;201210月,宝兴县被纳入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每年获得省财政近500万元的专项产业扶持;2013年,宝兴川牛膝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已形成三大药材种植区域,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6万亩,药材年产量达1.46万吨,产值8760万元,农村人均药材面积3.1亩,人均药材收入186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4%。田孟良也因此入选2011年度雅安市“十大经济人物”。

  企业带动,走中药材产业化道路

  “宝兴县中药材产业只有引进龙头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只要引进龙头企业就能做大做强。”在田孟良看来,宝兴县中药材大部分以原料销售和一家一户的粗加工为主,存在种植技术含量较低、产地初加工不规范、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开发不配套等问题,而引进龙头企业,将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宝兴县走向中药材产业化道路。

  在招商引资的道路上,田孟良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艰辛。他带领科技、农业部门跑遍了川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经常凌晨23点还在路上奔走。一次在和企业连续4小时的激烈谈判后,加上长期忙碌没吃早饭,田孟良急性阑尾炎发作被送进了医院。

  再苦再累田孟良都自己扛着,最终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1月,宝兴县与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共建中药材生产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共建10000(首期3000)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包括川牛膝、云木香、白术、厚朴等。20113月,宝兴县茂源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在跷磧藏族乡生根落地,当年3000亩夹金雪菊盛开在五仙海旁,2012年又引进了1000亩血菊,成为国内有机药材种植的典范。

  在田孟良的力促下,四川科创集团最终决定投资10亿元在宝兴县建立500亩的中药材生态产业园区,形成了集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以及养生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现在不出家门就可以把中药材买个好价钱了!”面对产销一体化销售模式,药农们喜上眉梢。

  如今,宝兴县已与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实行“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经营机制。同时,组建了以集中药材生产、粗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从没有中药企业到引进大型中药现代化企业建立中药材产业基地。从靠“穿穿客”跑滩收购,到企业协议回收和互联网销售。宝兴中药现代化产业提前实现从崛起到跨越式的发展。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和田孟良打过交道的农民,对他竖起大拇指:“田教授巴适!”“4.20”地震发生后,当得知宝兴灾情严重,他及时联系到两家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组织到了救援机械和紧缺物资,在第一时间冒着余震的危险,翻山来到宝兴慰问灾民。

  多年来,田孟良全力以赴为学校、农户和企业搭建起合作平台,为中药现代化产业的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深深地体会到:农业才是惠及民生的朝阳产业!只要每亩地能多增收几百块,农民的腰包里面就会鼓一点,生活就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