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月5日学雷锋日,面对各地开展的多种学雷锋活动,有人说,在现在这个社会还学雷锋很“雷人!”
学雷锋真的雷人吗?笔者认为,学雷锋,不雷也不疯。雷锋精神中蕴含的互助、友爱、钻研、进取等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时代精神的闪光。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与广为传颂的“与人玫瑰,手留余香”何尝不是相通?那善于钻善于挤的“钉子精神”与激荡天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难道没有相通之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对于自己的超越创新、对于他人的仁厚悲悯都不会过时。
在学雷锋的过程中,雷人的其实是那些噱头十足的作秀行为。学雷锋见行动,但行动不是局限于浩浩荡荡的扫大街、热火朝天的看老人,这样的作秀只会让人对学雷锋充满厌倦。实际上,学雷锋不应是一个公众的表演行为展示,而应是生活的真实再现。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开展近50年了,雷锋的形象逐渐从一个高大全式的神回归到活生生的人,学“神”要摒弃自我的一切意识,要不食人间烟火,当然雷人,学“人”则要沾人气接地气,做到爱生活爱自己爱他人,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传承雷锋之爱,这并不雷人。只要我们在一事一物中时刻牢记做人之操守,能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他人需要的时候能力所及送上我们的温暖,摒弃冷漠,拒绝袖手旁观,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就是在学雷锋。
在学雷锋的过程中,雷人的其实是一阵风式的形象工程。“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网友的这句戏言体现出学雷锋的一种怪现象。学雷锋不应该属于“春来发几枝”式的季节歌。党中央提出要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好比是为雷锋同志发了一张常驻“绿卡”,而接下来,就要靠每一个公民日积月累的行动让雷锋常在。或许,从我校志愿者连续22年帮助欧阳老人的事迹中,从年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辛苦的身影上,从日复一日奔忙在田间地头的我校专家学者身上,我们能一窥学雷锋的真谛。(邑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