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2岁的我国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杨凤教授是我们此行采访中年龄最大的、20世纪40年代留学美国、新中国诞生初期回国的老一辈留学人员代表。杨老已经多年不接待来访者了,但是当他听说我们是专程从北京来宣传报道西部的时候,老人不顾年老耳病,欣然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杨凤是云南省纳西族人,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也伸向了云南,在那里无恶不作。当时杨老就读于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西南联大化学系。1943年,杨凤许下了要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承诺,和其他四十多位同学参加了云南省公费留美预备班。1945年,杨凤远渡重洋到了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读书,本来对工科感兴趣的他,为了学成回国改变中国农村极度落后的面貌,选择了畜牧系。在那里他读了本科后又获得硕士学位,正在他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传来了新中国诞生的消息。
新中国的建立,使海外华人倍感振奋。当时已经快拿到博士学位的杨凤毅然决定回国。1950年,回到祖国的杨凤,最初受聘于原北京农大不到一个月,就应当时主持西南地区文化教育工作的楚图南先生之邀,到了重庆原西南农学院畜牧系任系主任,院系调整时他又转到成都四川大学农学院畜牧系。1956年,四川农业大学在雅安独立建院,杨凤就随之来到偏僻的雅安,工作至今。
回国之初,为了做调查、搞研究,他到过100多个县、乡。他发现我国饲料的能值评定体系不大准确,于是参照美国的做法,率先在国内提出用消化能来替代的观点,这使我国有了更科学的能值评定体系,对我国猪的饲养研究有重大影响。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杨凤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川省是我国养猪最多的省份,约占全国的1/6。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适合生产条件的饲养标准,致使养猪生产水平很低,饲料浪费大,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上和理论上的问题,杨凤于1979年开始主持四川猪的饲养标准的研究,其成果获得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这一研究,在学术上突破了国际营养需要标准的常规模式,突出反映了国际猪营养研究的新进展,是我国科技起点水平高的猪营养需要标准之一。其中,他提出的后备种猪营养需要标准,在国际上尚属首创。同时在研究中,他非常善于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注重从国内和省内的实际出发。他的这项成果对四川省养猪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配合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年均新增社会纯收入3100多万元。
以后,他主持了南方猪的饲养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参加了中国猪饲养标准制订的协作攻关。同时主持了四川和我国南方各省猪的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杨凤教授不顾高龄,仍深入对猪的营养的国际前沿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发现了提高利用饲料中植酸磷的实用新途径。目前正深入到营养与遗传的交叉领域,研究营养与遗传、基因表达的关系,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国际水平研究。
40多年来,杨凤教授还同时从事教学工作。1978年以来,他招收了64名硕士生、14名博士生。由于他教学严格,所以他培养的研究生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在国内领先。
在他的严格要求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川农动物营养所在1987年全国动物营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质量评估中获总分第一,1988年又在学科博士点评估中名列第一。杨教授所在的学科点于1990年被批准为该专业唯一国家重点学科点。杨教授本人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由于他的突出贡献,1994年四川省政府授予他科技重奖。
采访即将结束时,杨凤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海外留学人员讲了如下一番话:“那时是日本帝国主义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亡国的耻辱,让我们立下了终身的志向:科学救国、教育救国。50年了,虽然没有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在那种困难的条件下,从零开始,建设了重点学科。今天条件好多了,遗憾的是,我年岁大了,不能再做得更大一些、更好一些了。我的观点是,最困难的条件下,能作出一点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纵有天大的困难也是暂时的。有那么多机会可以到北京、上海、东南沿海等地,我都没有离开这里,我为自己在西部坚持了50年引以为荣。我希望在外留学人员,包括我的学生,在外面作出成绩的同时,能兼顾为国内作些事,这一点还是能够做到的。特别是为祖国的农业现代化、为提高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采访中,老人两次流下激动的热泪,一次是谈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一次是谈到自己现在仍在国外的学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