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校园文化

周开达:一生躬耕为苍生

点击数:2013-09-05 00:00:00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7月20日,周开达院士溘然长逝,告别了他钟爱的水稻育种事业,告别了这片他用汗水滋养的大地,留下了太多的不舍与遗憾。
  这位与袁隆平齐名,被誉为西南杂交稻之父的院士,为了让更多人吃上白米饭而奋斗一生。
  广袤的稻田镌刻着他的付出和辛劳,饱满的稻穗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痛别大师,青山含悲。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温家宝、张德江、刘云山等也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哀悼。
  为了让更多人吃上白米饭
  1933年,周开达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在动荡的岁月中成长起来,他的童年和饥饿形影相随。顿顿随意大口吃白米饭是少年周开达最奢侈的梦想,“远离饥饿,让大家都能吃上白米饭。”成为周开达的信念。
  最初,他完全是自行研究,把从不同地方搞来的种子放在瓦罐里做育种实验。1956年,周开达考上四川大学农学院,成为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校,1965年调到学校水稻研究室,正式开启了水稻育种研究之路。
  在科研上,周开达有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他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让水稻每亩增产约30%;同时,他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使杂交稻产量实现了又一次突破。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这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吃上白米饭,周开达把少年朴素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他也因此在1991年获评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人事部记一等功。
  “周开达先生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为巴蜀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亚种间重穗型理论,是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领域中很值得探索的一条新途径。”袁隆平院士如此评价。
  搞科研就像谈恋爱
  “搞科研,就要像谈恋爱那样,要经常看,经常观察,多培养感情。”周开达常对学生这样讲。
  在这场与水稻育种研究的“恋爱”里,周老付出良多。每年7、8月,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正是搞水稻最忙的时候,每天一大早周老就到试验田里一株一株去雄,中午顶着烈日授粉,冒着酷暑观察,逐一记录。即使成为院士后,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他也都亲自参加,长期下来,皮肤晒得又黑又亮。他曾对年轻的科研人员反复强调:“搞水稻育种,是沙中淘金、海底捞针,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来不得半点浮躁,不要想三年五年就出成绩,要有长期吃苦的准备。”
  他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研究工作,留给家庭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四川冬天的气温不适合水稻生长,为加快育种进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周开达一年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这被称为“南繁”。由于经常要参加“南繁”,他与家人聚少离多,20多年没有在家过春节,甚至被年幼的儿子叫过“叔叔”。
  到海南路途遥远,周开达就用担子挑着两个大箱子就出发,一头放着育种的材料和种子,一头放着简单的衣物和干粮,赶火车,换水路,一路跋涉。为赶时间,有时连泡种都是在火车上进行。一到目的地,就马不停蹄开始播种。为解决海南旱季吃蔬菜困难的问题,他们甚至把沉重的石磨和黄豆从雅安背去,自己推豆浆喝。
  最像农民的院士
  在四川科技界,周开达填补了多项空白:1988年,周开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成为四川省首个该项大奖获得者;1999年,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束了四川农业大省却无农业院士的尴尬局面。
  但是这位大专家却一直保持农民本色。在水稻所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次专家组来考察,办公室里却找不到时任水稻所所长的周开达,喊了半天,只见一个老头子打着赤脚,头上顶着一个打湿的毛巾从田里出来了,正是周开达。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是帮忙看田的农民。
  穿着被称作“老头衫”的白背心,再搭条打湿了的毛巾在头上帮助降温,这就是周开达院士下田的标准行头,他对物质生活要求相当低。1991年,水稻研究所搬到了温江。在这里,周开达和研究人员一起,住在一栋“筒子楼”里,一个楼层只有一个厕所,条件简陋不堪。1995年,政府拨款修了新的住宿楼,但他却告诉所内人员“教授不搬”,让年轻的工作人员先搬到新住宿楼里去。等到2001年,学校特意为他修的院士楼竣工时,他却因病倒下了。
  情深意重的好老师
  1995年,当时水稻所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研究人员住房困难、生活设施差、试验田建设困难,副省长徐世群到所里考察,特意询问所长周开达有什么问题需要省上解决,周开达在众多的问题中只选择了两个问题上报,其中之一,是一个看似小得不能再小的问题——请求解决工人高克铭的户口“农转非”。周开达之所以如此决定,正源于对科研人才的爱惜。
  高克铭虽然只是水稻所一名长期的聘用工人,但是他踏实肯干,敢于尝试,善于学习,在科研工作上并不逊色于专职科研人员,成为国内杂交水稻育种界远近闻名的人才。周开达的“爱才惜才”也让高克铭感动异常,激励着他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2002年国家重点引进人才、水稻所徐正君也充分感受到周老的关爱。在国外求学工作十余年,他每年都会收到周开达老师寄来的明信片,这让他觉得很温暖。这也是他后来放弃日本东京大学优厚待遇,回归水稻所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周老的弟子们来说,周老的家就是温暖的所在。逢年过节,周老都会邀请他们到家来“改善生活”,有的连耍朋友都会请师母把把关。
  周开达并不是一个封闭保守的人,他希望学生能够博采众长,于是,尽管水稻所人手紧张,但是他还是坚持把学生送去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联合培养,这在当时川农十分罕见。现在水稻所所长李平、副所长李仕贵等都从联合培养中受益匪浅,他们开阔的思维、创新的眼光也成为了水稻所今天的后劲所在。而且,这一育人方式也在水稻所得以传承,不断充实着水稻所的科研实力。
  大师已逝,遗泽犹存。
  这位为水稻事业奉献一生的院士,留下的传奇不会磨灭,他们将随着青青的秧苗生长,随着飘香的稻花传播到四方,激励更多的后来者摘取水稻研究王国的璀璨。(张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