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校园文化

为了大地的丰收——记著名水稻研究专家周开达教授

点击数:2013-04-08 10:00:36 来源: 校刊

 

1999年周开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校首位院士,也是四川省首位农科院士。而今,74岁的他虽卧躺病榻,但他那种不屈不饶、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

作为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一生都和水稻有着不解之缘。

1933年,周开达出生于江津县一个偏僻的农村。少年时代农民忍饥挨饿的情景常常刺痛着他,能够顿顿随意大口吃上白米饭,是他少年时代的梦想,这也是他后来迷上了水稻事业的重要原因。1953年的一天,爱读书看报的周开达偶然在报上看到了篇介绍湖南某县种双季稻的文章,他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起来,于是写信要来了种子,开始了生平第一次科研,又带动乡上种了好几百亩双季稻。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稻专家”。

与此同时,他在书上看到介绍水稻的杂交育种,就依葫芦画瓢,进行了多次试验,直到1956年进入四川农学院学习才暂时中断。

1960年,周开达毕业后留在学校,刚开始的时候,组织上并没有安排他搞水稻,他就在家中用盆栽,自行研究。1965年正式调入水稻室后,他如鱼得水,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事业中。

那时,正值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水稻界开始了杂交水稻热。恰逢水稻室主任李实贲援外回来,从西非的马里带回一些品种,从此,周开达开始了正式的水稻育种研究。

当时条件极差,没有经费,一手一脚全靠自己做。犁田、挑粪、栽种、观察、收割,没有一样可以省略。

在那样的年代,他完全凭着对科学事业的挚爱和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良知来工作。

1972年,情况有了好转。国家大力提倡搞杂交水稻,省上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重点课题。

过去育成的不育系均由远缘杂交而成,袁隆平的野败型就是这种类型。所以提起杂交水稻,立即想到的就是野败型。由于水稻品种过几年就会退化,必须换代,因此运用单一的野败胞质就将给水稻生产带来潜在的危险。

敢想敢干的周开达在老师李实贲的指导下,决定采用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技术。

这是一次真正的冒险。在此这前,国际水稻所的SSVilmani先生也作过类似的研究,但没成功,为此他被国际水稻所解聘。国内水稻界对此也有人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一些颇有声望的专家指出:“走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的道路,只有失败的先例,没有成功的先例。”周开达的一些好友也劝他不要白费力气了,这样搞没前途。

在困难面前退缩,这不是周开达的性格!当时他们已有一些材料,周开达很坦然地说:“我们就是要把手中的东西搞清楚,即使10年都搞不出成果,也要把教训留给别人。”

那些年,为了加快育种过程,周开达一年中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了三季水稻。为了赶时间,连泡种都是在火车上进行。一到目的地,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播种。当时条件艰苦异常,由于交通不便,要转很多次车并乘船渡海才能到达试验所在地,途中时间将近1周。行李、锅碗瓢盆都要自己带,住的是简陋的房子,头上老鼠叫,风吹沙迷眼,床板下面长出的霉足有尺把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每天仍比农民下田早,收工晚。

每年78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搞水稻最忙的时候。每天一大早,他们就得到农场的试验田中,一株一株地去雄;中午,骄阳似火,正是水稻开花的时候,他们必须冒着酷暑抓紧授粉。抽穗开花前要一株一株地套隔离袋,扬花时要一穗一穗观察花粉,逐一记录。1分田1700多株稻株;5分田8000多株,一亩田1.6万多株,其工作之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历经千辛万苦,周开达和他的同事们一道,经过一系列的测交和回交后,终于在70年代后期培养成功稳定的冈·D型系列不育系,实现了他在杂交稻三次育种中的第一次创新。接着,他们相继培育成冈朝1AD及汕A等不育系、6323等恢复系,审定推广了冈朝23D63D10号、冈优1213个冈·D型杂交水稻组合。其中5个组合荣获农业部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当时生产运用的几个组合,均有优势强、产量高、抗病性好、易繁易制等优点,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大,截止19945月,累计已推广1.35亿亩,增产稻谷101.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达81亿元。如今四川每年都有1500-2000万亩稻田使用冈·D型品种,占整个四川稻区的1/3强,系列冈·D型杂交稻已成为我国生产上应用的三大类型之一。

巨大的成功,没有让周开达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又开始踏上新的征程——对“两系法”和“一系法”的研究。

杂交水稻育种的过程极其繁杂,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全都是“三系法”,即必须要有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而“两系法”则不要恢复系,减少一系就意味着简化很多工序。

1987年,他领导的科研组开始了新的艰难的探索。这一探索被国家作为高新技术列入“863”计划。在研究中,他将生态育种体系运用于两系杂交研究,为两系研究的突破指明了方向,此种方法被其他专家沿用。他选育了一批广亲和系,并筛选了一些两系强化组合。

在水稻界,周开达总是很引人注目,尤其是他进行的水稻无融合,即“一系法”的研究。无融合是指不经过正常受精作用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水稻利用该种特性,能使杂种优势得到长期固定,而不需现在这样年年制种,才使水稻的杂种优势得以巩固。因此无融合水稻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1988年,周开达在海南进行南繁时,在众多的材料中偶然地发现有一份花粉没受精却自行结实的材料,这立即引起了他高度的重视,并将这份材料定名为SAR-1

紧接着,他对其进行了5个世代7个季节的观察。1990年国家“863”专家组经过严格科学鉴定后,肯定了SAR-1是一个多活性无融合生殖材料。1992SAR-2材料又通过专家鉴定。

19921月,他主持编写了《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无融合生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国内外影响很大的学术专著。周开达在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中的先驱作用和颇高的学术造诣,为国内外同行所称道。

周开达教授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奖,是“四川省首批十大英才”,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省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等等。

这一串串的奖励和荣誉,是对周开达几十年来无私奉献的总结。(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