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步入四川农业大学校园,满目青翠,生机勃发。在综合大楼的陈列室里,记者轻点鼠标,计算机即刻跳出一行行闪光的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共取得科研成果45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20多项,教师人均达0.6项,其中水稻、小麦研究分别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玉米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迄今在四川省颁发的6个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该校获得了3个;近年来,累计投入8000万元的科研经费,创造了30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川农大地处川西南山区的雅安,远离中心城市,条件十分艰苦,为何会取得如此突出的业绩?新任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一语破题:“四川农大几代人靠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爱国爱校、拼搏奉献,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辉煌。”
祖国的强大靠每个人的努力,爱祖国就要爱自己的岗位
在四川农大采访,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在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川农大人身上,都洋溢着报国兴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著名植物遗传育种专家荣廷昭教授说得好:“祖国的强大靠每个人的努力。热爱祖国首先就要热爱自己的岗位。”
在学校历史上,曾涌现出江竹筠、黄宁康等革命烈士,有着光荣传统的川农大人则是把对祖国的深爱,倾注到自己的岗位上,振兴中国农业科学。
该校名誉校长杨凤教授1945年考取公费出国留学,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正值周恩来总理发表那篇热情洋溢的著名讲话,欢迎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风华正茂的杨凤听后热血沸腾,冲破层层阻挠,于1951年回到祖国。当时全国对动物营养的研究几乎空白,经过多年努力,由杨凤主持研究制订的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杨凤说:“养猪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一辈子干这项事业是值得的。”
“终生不忘报国志,矢志追求勤科研”这是夏定友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1949年,夏定友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成为我国50年代畜牧兽医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虽然1957年蒙冤20余年,但他不忘事业,默默地耕耘在畜禽疫病研究领域。70年代末夏定友被“解放”出来后,已近70高龄,患有肺气肿、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他却将这些置之度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这种爱国爱校、扎根农业、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在川农大中青年教师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现任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教授1984年以优异成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川农大任教,1987年被选派到德国汉诺威动物医科大学学习,受到德方教授的高度评价。1990年初在他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即将攻取博士学位时,国内教研室去信说,因缺人上课,希望他尽快回国。是拿到博士学位再回去还是很快回国?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他说:“我的导师夏定友教授终生报国的精神和行为深深感染着我。在回国问题上,我不能与学校讲任何价钱。”1990年4月他按期回到了学校。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副校长任正隆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后,有不少公司高薪聘请和挽留他,但他不为所动,毅然回到学校。他说:“我是一位农民科学家,只想为国家、为农民、为农业科学做点事。”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338人次,其中279人次回国,回归率达83%,并且他们中大多数都回到学校。
穷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
1956年,学校从成都迁到雅安,这里群山环抱,经济落后,校舍简陋,加之农业科学研究的特点,科教工作的艰苦性难以想象。但川农大人豪迈地说:穷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
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早年留学日本,1956年任四川农学院第一任院长(四川农大前身),他不仅开拓了我国水稻研究新领域,选育出水稻品种10余个,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的学者之一。科研中,他特别强调亲自动手,埋头苦干。他说,科学需要献身精神,我们应当把每一份光、每一份热都散发到自己的岗位上。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各地农村,还深入二郎山、宝兴等高寒山区开展调查研究。身为院长,担任行政工作,但不管多忙,他仍然坚持亲自调查,还常常顶烈日冒严寒,骑车到几公里以外的试验地里收集材料。他的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广大师生。曾任学校校长的孙晓辉教授和我国援非专家李实贲教授等继承发扬了杨开渠教授的精神,哪怕烈日下身上晒掉几层皮,也深入田间地头从事科研,在再生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林学园艺学院的曾伟光副教授同三台县团结水库结下了不解之缘。80年代末期,那里交通极为不便,泥土路有5公里以上,天一下雨遍地泥泞,每次去都只能步行。到了工作地点以后,他和工人住在一起。有一次感冒了,他却全然不当回事,后来病情加重,感冒转成肺炎,医生要他休息,他说:“农民心里着急呀!不能错过了季节。”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输液治疗。在他的指导下,团结水库从原来的亏损单位,一下子变成了全国有名的柑桔基地,当地农民的收入翻了几番。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为水稻育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周开达一年中要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为了赶时间,连泡种都在火车上进行。每年7、8月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搞水稻最忙的时候。他每天一大早就赶到试验田。中午正是水稻开花的时候,周开达冒着酷暑授粉,下午还要蹲在田里仔细观察。抽穗开花前要一株一株地套隔离袋,杨花时要一穗一穗地观察花粉,逐一记录,以1分田1700多株水稻计算,1亩田就有1.6万多株,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最苦的是观察花粉必须在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进行,气温奇高,日照奇毒,一季试验下来,周开达全身晒得又黑又亮,人也瘦了一圈。就这样年复一年,由于劳累过度,近年他患上了糖尿病,这种病本来需要休息,但他还是一有空就跑到试验田里去。让周开达魂萦梦绕的是郁郁葱葱的秧苗,平畴千里的稻田,随风飘香的稻花,沉甸甸的稻穗。经过辛勤耕耘,他在国内率先探索成功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深受农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