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归国回到川农都说无怨无悔 ——四川农业大学吸引留学人员工作纪实

点击数:2013-03-14 12:15:20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报道背景】日前,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3007期刊登了题为《85%的回归率是怎样产生的——四川农业大学吸引留学人员的启示》,介绍了该校依靠“川农大精神”,依靠对留学人员的信任和关心,创造良好机制,吸引了众多留学人员的回归,并在学校教学科研中挑起了大梁。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归率是比较低的,大体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回国。这篇报道,中央领导同志以及省委领导很重视,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对此进行总结、宣传和发扬。
  
  近日,记者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领导专门去学校作了调研。座谈会上,十余名不同时期从不同国家留学归来的川农人,以亲身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却动人心魄的故事。
  薪火相承的“川农大精神”,是归国人员爱国爱校的原动力
  几十年办学历程中,川农大几代人努力奋斗,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留学人员身在海外,心系故土,成为促使他们及时归校报国的巨大内在动力。
  学校第一任院长、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留学归来,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各地农村,顶烈日冒严寒四处收集研究资料;我国现代土壤农化科学奠基人彭家元教授,四川解放前夕,他时任国民党空军中校的儿子为他办好了去台的一切手续,要他尽快携家赴台。他却说,“我的事业在大陆”;夏定友教授194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文革”期间蒙冤20年后不顾年老多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还有杨允奎、杨志农、杨凤、邱祥聘等老一辈川农人,他们的故事与事迹一直在川农校园口耳相传,扎根发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一辈川农人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甘于清贫、甘当人梯的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川农人。
  学校现任校长文心田,1987年留学到德国汉诺威动物医科大学。1990年初,当他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并即将攻取博士学位的时候,学校希望他尽快回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文心田选择了立即回国。想起当年的选择,文校长说:“我的导师夏定友教授终生报国的精神和行为深深感染着我,在回国问题上我不能与学校讲任何价钱。”
  徐刚毅教授,曾有机会到8个国家进行访问、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会议。曾有不少国家向他发出希望他留下来的邀请,可是,他每次都按期归国归校。徐刚毅说:“我深受恩师刘相模的影响,不回到祖国,不回到农大,我心不安。”刘相模教授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养羊学家,75岁高龄时仍然身体力行,坚持到羊场进行科研工作。后来,躺在病床上,刘相模将徐刚毅叫到床前,对心爱的学生说,一定要培育成功新型的肉山羊品种,为四川羊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副校长任正隆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1988年,他以优异成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谢绝了国外多家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携妻带子回到川农大。他说:“在感情深处,我始终认为我是个农民。即使到现在,我也认为我是一位农民的科学家,为国家、为农民、为农业科学做点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十多年来,川农大几乎没有留学人员与学校谈回国的条件,很多教师多次出国,都能按期回来。学校教务处罗承德教授说:“在祖国,在川农大,处处感受到充实和快乐。没有在祖国的土地上,心里总是很孤独。不管留学哪里,留学多久,我的事业在中国。”
  有一种精神叫崇高,有一种感情叫不舍,川农精神的崇高,川农情结的难舍,让一个远离故土家园的学子,回到魂牵梦绕的川农大。
  回来,有学校的无限关爱和充分信任
  有人说,走出国门的人,就像飞向长空的小鸟,除非有什么拴得住他们的心,否则谁也不知鸟儿将飞向何方。
  长期以来,川农大坚持的是“坚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人员政策,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生活上倍加关心。用信任与关心系起一条长长的线,时时牵引在留学人员的身上和心上。
  曾任学校研究生处处长的叶华智,8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在留学快结束的时候,因为手里的课题还没有做完,他向学校要求延长留学时间。学校知道后,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而且,在这个十分敏感的时期,还批复同意其夫人前往探亲。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叶教授深有感触,他说:“学校的信任,让我们怀有一种知恩图报的情愫,也同时成为我们力图尽早归国、报效祖国的重要力量。”两年后,叶华智按期回到川农大。
  后来,叶华智也多次出国,屡次有机会留在国外。1989年,他再次被公派到美国。美国的一位教授多次劝他留下来,并在他回国后多次亲笔写信邀请他到美国共事,甚至做出帮助他孩子在美国读研究生的许诺。这些信,叶华智悄悄地留了下来,没有告诉别人。后来,儿子知道了实情,至今还对他有些不满。但是,直到今天,叶教授也一直在川农大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川农大把留学生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小事、小细节上的关心,却在留学人员的心中掀起巨浪滔天。
  刚从德国波恩大学归来的蒋远胜,是学校年轻一代的留学人员。他讲了这样一件事,1999年,当他正式成为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往波恩大学研修的访问学者后,留德人员必须进行德语培训。按学校规定,培训的差旅费由所在院出,而那时蒋远胜恰恰工作在调动之中,接收和调出方都认为不该出这笔钱。蒋远胜找到文心田校长,文心田放下手里工作,立刻亲自过问,让人事处从人才培养经费中出资,不得有误。这件事,让蒋远胜非常感动。归国时间一到,他马不停蹄回到川农大,效犬马之劳。
  曾留学芬兰的张小平教授留学期间曾探过一次亲。学校领导听说后立刻去看望他,问他今后回来有什么要求。张小平轻轻地提了一句,希望回来后有一套住房。两年后,张小平回到农大,学校果然已经为他专门留了一套房子;学校现任研究生处处长潘光堂留学期间,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当时农学系总支书记、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于伟,冒着酷暑专程到潘光堂的老家看望他的儿子,学校还在未能完全确知他是否归国的情况下,寄去了价值9000多元的返程机票……
  学校的关心和信任,滋润着海外学子的心田。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几乎川农所有在外留学的人员都能收到由校领导,外事处老师亲笔签名的贺年卡。蒋远胜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小的一张卡片,让我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点点滴滴都是情呀!
  党委书记于伟在听完留学人员发自肺腑的话后说,留学人员过硬的素质,也是他们能够挡住巨大诱惑,按期归国的重大原因所在。
  “川农大可以不需要我,但我需要川农大”
  关心与信任吸引回了留学人员,可是,学成归来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发展他们的事业。
  在一次川农大归国留学人员座谈会上,副校长郑有良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祖国可以不需要我,但我需要祖国;川农大可以不需要我,但我需要川农大。在祖国,在川农大,有我钟爱的事业,有我发展的广阔舞台,能够实现我的远大抱负。”
  川农大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有不少的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川农有事业,“土生土长”的川农人被这里的事业振奋着、激励着。同时,为吸引并留住留学归国人员,川农大积极创造条件,工作上交任务,压担子,很多留学人员脱颖而出,成为省级学术骨干,甚至国内著名学科的带头人。
  校长、博士生导师文心田教授,1990年,从德国留学归国后,努力在预防兽医的园地里耕耘,如今,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授权专利4项(其中1项为全国金奖)和新兽药证书1项,先后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得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重点贡献荣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留德博士任正隆教授,回国后一直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开拓了栽培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先后主持了10多项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霍英东基金和省级科研课题,在小麦族植物遗传学和小麦育种的研究中作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小麦专家。
  川农大尽力为留学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自选课题专项经费,使他们回国后,能够及时得到资助,启动科学研究。同时学校还积极为他们申请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从芬兰留学归国的张小平教授,回国后学校便给了笔经费,支持他从事生物固氮的研究,同时帮助他获得省教委的资助。从此,他的科研得以顺利开展,多次争取到省级科研项目,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次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
  2000年,年仅36岁的张新全教授留学归国时,正值学校草学学科被评为博士点。学校即将该博士点的建设重任交给他。在学校的信任和帮助下,张教授与学科点的同事们一道,很快将学科建设规划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拿了出来,并于去年招了3名博士生。他也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留德博士李学伟回校后,学校为他提供条件,使他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很快成为国内有名的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如今,他被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聘请为中国加拿大瘦肉型猪国际合作项目的遗传育种技术负责人及美国饲料谷物协会聘请的养猪专家,是该协会在中国大陆聘请的首位猪遗传育种专家。
  目前,川农大在编的69位教授中留学归国人员42人,在27位省学术带头人中,留学归国人员17人,26位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留学归国人员13人。“九五”期间,有135项的主持人是留学归国人员。现在,川农大领导班子中6人有4人是留学归国人员。
  采访中,我们听到归国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无怨无悔。一个人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这当是人生中极大的一种幸福。留学归国的川农人何其幸也,川农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