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实实在在的“川农大精神”

点击数:2013-03-14 12:01:18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在川农大任党委书记近7年,后来虽然离开了,但由于工作关系,仍然与川农大联系不断,因而对“川农大精神”的确有着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川农大精神”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精神。这个精神是川农大几代人积累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打开川农大的历史你就会一目了然。
  川农大的历史是一部川农人爱国敬业的历史。老一辈川农教授中的杨凤、彭家元、夏定友、陈之长、杨志农、王祖泽等和中青年教师中的文心田、任正隆、罗承德、朱庆、吴登俊、李学伟、郭万柱、叶华智、文成敬、曾宪垠、牛应泽等人无不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和自己在业务上得到更好发展的前景,义无反顾地回到母校,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至今许多功成名就的老专家不顾年高体弱,仍在默默奉献,许多中青年教师无暇顾及家庭,寒来暑往,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农”的第一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引的结果,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承传、弘扬的结晶。
  川农大的历史是一部川农人艰苦奋斗的历史。成雅高速公路通车前,雅安的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在雅安办学43年的川农大自1978年以来,获国家和部省级奖的科研成果就有320多项次,并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培养专门人才3万多人,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川农大教职工艰苦奋斗的精神。首任院长杨开渠教授在建校初期,曾用盆子和布控制光照来做实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还顶烈日,冒严寒,骑着自行车四处收集材料,深入二郎山、宝兴等高寒山区开展调查研究。四川农学院院长兼省农业厅长、农科院长的杨允奎教授“文革”中从“牛棚”解放出来,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尽快恢复科研,他步履蹒跚挑着粪桶为玉米施肥,大热天泡在玉米地里做实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教授,每年在四川收获水稻后,还要到海南岛再繁殖一季,增加选种的机会,一直到四五月份才又回到四川。荣廷昭教授的一个选种基地在云南元江,海拔最低,极为炎热,每年10月、11月也要到元江再繁一季,为了节约经费,他常常坐公共汽车辗转奔波。
  川农大的历史是一部川农人团结拼搏的历史。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勤政务实,锐意进取,使学校事业持续推向前进。由于农业科研具有长周期的特点,因而每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几代人团结协作、刻苦攻关、共同研究的结果。不少青年教师说:“我们能够取得一些科研成果,获得奖励,都是因为站在老一辈专家肩膀上的缘故”。比如郑有良、李学伟、李平、黄玉碧、邓良基、潘光堂、李仕贵等年轻专家的成长,无不受到老一辈专家的提携和帮助。而高之仁、李尧权、端木道、刘相模、张仁绥、高察伦等老一辈专家在高等农业教育园地也甘为人梯,为年轻人铺路,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在提职晋升、出国进修、成果申报等方面淡泊名利,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川农大的历史是一部川农人求实创新的历史。川农人在科研选题时总是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需要,努力开展高新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之多,获奖级别之高在全国农业高校中极为罕见。在获国家和省部级奖的320多项次科研成果中,有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四川省颁发的6个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占有3个。1978年以来,川农大与省内30多个地、市、县(区)和100多家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关系,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今年元旦后我代表教委主持的校地科技合作会议,计划代表150人内,实到300余人,毕业生双选会非常火爆,科教兴农,川农大确实起了龙头作用。
  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省委领导多次强调,迎接西部大开发,必须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有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全局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拼搏进取和奋勇争先的气概。我认为,“川农大精神”正是这种良好精神状态的体现,希望川农大的全体教职工戒骄戒躁,把“川农大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唐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