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精神的魅力———川农大精神“探秘”

点击数:2013-03-14 12:04:18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这是一个有关精神的话题。一个有精神的人能走多远,一个富有精神的群体能攀上什么样的高峰。在四川农业大学从教授到莘莘学子的身上,你能找到具体的答案。
  ———作者题记
  
  
  亲爱的农民朋友,你可知道,过去,现在以至未来,你的生产、生活都受着四川农业大学的影响,是它给你带来了丰收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该校共取得科研成果45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20多项,教师人均达0.6项,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科技成果300多项,创造30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川农大不大的校史陈列室中,140多张大大小小的奖状挂了满满一墙还多,那其中有囊括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发明的最高奖。
  是什么促使这个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艰苦的盆周山区办学的学校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凡熟悉川农大的人都讲:那全靠一股伟大、神圣、崇高的精神力量作支撑!
  “我是中国科学家!”
  按常人眼光,这是一串不可思议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川农大派出出国人员338人次,已有279人学成回国,回归率高达83%,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回到了川农大!是他们不想留在国外,不能留在国外?!不,是川农大新一代知识分子受他们前辈言传身教的结果!
  翻开川农大历史,竹签钉不死的江姐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国农学史上叫得叮口当响的四川稻田改制、双季稻最早的研究倡导者杨开渠,我国现代土壤农化科学奠基人彭家元,为我省乃至全国农村结束照搬外国喂猪饲养标准的动物营养学专家杨凤,蒙冤20年却矢志报国的畜牧兽医专家夏定友,基础兽医学专家陈之长等中国农学史上一批颇有影响的人物都像川农大历史进程中的标杆,他们的身上,传播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把自身命运同祖国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心。
  现任校长文心田1990年放弃在德国即将攻取的博士学位,回到川农大时,思想也曾激烈斗争过,“但我的导师夏定友教授终生报国的精神和行为深深感动着我,学校又需要我,我还有啥话讲呢?”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副校长任正隆,1988年以优异成绩在德国以最高分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不少公司高薪向他招手时,他却毅然回到川农大:“老实说,留在德国,我可能会挣到不少钱,但只不过是一个打工仔,研究出来的成果是老板的;回到祖国,回到学校来搞事业的那种成就感、荣誉感,是在国外体会不到的……”如今他的有关小麦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被全国本科教材作为“范本”。虽然任教授的工资还远没有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每月挣的2000马克多,但他却讲:“我是吃着中国农民乳汁长大的中国科学家,理应为中国农民效劳!”
  这批改革开放后川农大培养的优秀知识分子,又像他们前辈一样,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1995年川农大“九十华诞”时,从川农大走出去的学生送回一块题为“幸为桃李”的横匾,便是最好的注脚。川农大精神就这样代代相传!
  但求奉献,不图回报
  农业科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其地域性、长周期性、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工作的艰苦性和低回报率。
  成功组织研制冈•D型系列杂交稻,为四川新增产值52.6亿元的周开达教授,为了研究水稻育种,从搞科技到犁田、挑粪、栽种、观察、收割,样样亲自动手。三伏盛夏,人们躺在凉床上还抱怨太热,他却担忧温度不够高而致开花不正常。水稻抽穗开花前他要一株株地套隔离袋,扬花时要一穗穗地观察花粉,逐一记录,以一分田1700多株水稻计算,一亩田就有1.6万多株,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更有谁能想到,作为四川农科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的他,近10年来竟一直住在水稻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既是饭厅又是客厅、卧室的房子里!
  这种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敬业精神铸就了川农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他们的心灵就像选育出玉米川单系列,为社会带来10多亿效益的荣廷昭教授那样简单而美丽:每当看到路旁的玉米长势很好,就是最快乐的时刻!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川农大人自称“农学人”,半句话离不开一个“农”字,一生的价值实现也离不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他们把个人的研究与“三农”的兴旺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以上,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10%多。
  如此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除了川农大师生科研面向农村应用外,20年来探索出的“农科教,产学研”路子起了关键作用。从1978年以来,川农大共与我省的30多个地、市、县(区)和100多家企业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关系,累计创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和学校最早签约的大邑县已经在17年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红梅基地和省内知名的“三木”药材基地、金蜜李基地,杂交稻制种基地等,全县的农业总产值增加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净增704元。
  养羊专家徐刚毅在天全山区那片草肥水美的穷乡僻壤里住窝棚、点煤油灯、一天三顿粗茶淡饭,建羊舍、种草、搞规划,手把手地教300多户农民养羊。如今的天全县已成为农业部肉羊基地县,徐刚毅念念不忘的“我们养羊的也拿点东西出来”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走进川农大,信手拈来一个故事都会让你怦然心动,感慨万千,笔者只恨纸短言拙,让许许多多感动的人和事又重新归于尘封,但愿你从此文中能多多少少感受到川农大几代知识分子的那种精神,在当今是何其难能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