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川农大人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实践着自己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他们的成果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
在川农大,一提起学校的发展,人们总爱说以学校前三任院长杨开渠、杨允奎、杨凤为代表的那种“作风朴实、治学严谨、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三杨”精神。作为川农大的“镇山之宝”,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刘远鹏教授1958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来到四川农学院(即现在的四川农业大学),最初接触的就是杨开渠院长,这位参加过北伐、留学日本归来、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水稻界坐第二把交椅的著名专家。他回忆说:“我们经常看到杨院长戴顶草帽,在水田里进行科学研究。那可是知名的专家啊!杨院长病重卧床,我帮助他整理资料,他进行审阅。我就是从他身上学到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来做工作的。”
副校长郑有良教授1978年考入川农大,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先后师从过周开达、颜济、赖仲铭和杨克诚等教授。他是从这些第二代川农大人身上感受到“三杨”精神的。他说,一进入学校,首先接触到的是老师身上那种朴实,要做事的精神。无论是周开达教授、颜济教授,都亲自站在田地里,亲自动手做实验、搞研究。玉米收获的季节是八月份,玉米秆干了以后,人一进去,十五分钟,全身湿透。更要命的是玉米的收获要在大太阳天的正午,不这样,成果就出不来。赖老师和杨老师先钻进玉米林。有这样的老师带,当学生的也就自然无话可说。他们现在也当老师了,也是这样带学生。
端木道教授是生物化学方面的著名专家,教学效果好,在学校得到一致公认。但他认为自己在物理生化方面不及另一位教师,就请这位教师来给学生讲这些内容。一次,一位年轻教师翻译了一篇关于发酵方面的文章,请端木道帮助校对。其中有一段,从语法上译出的意思,从专业上讲是不对的,这位年轻人按专业的意思翻译了。端木道不放心,去查原始出处,结果证明这个年轻人的翻译是对的。这个年轻人大为感慨:老一辈严谨治学的精神,不搞假、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真是太令人感动和钦佩了。退下来后,端木道甘为年轻人铺路,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常到图书馆帮助年轻人查阅相关资料,补充教案,为此经常熬到深夜。
全国师德标兵张仁绥教授为了克服理论教学枯燥无味的弊端,讲课中引入经典实验、科学发现的典故以启发学生思维,把科学知识的传授同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深受学生欢迎。讲课或指导实验实习,她总是提前到岗,哪怕是关灯、关水、关门等也从不马虎,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张仁绥说:“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自己就要做好每一个细微之处。”
已80高龄的高察伦教授虽然已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把心力花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亲自上台讲解教学艺术,为一些重科研、轻教 学的年轻人授之以“渔”。被聘为学校教学督查团成员的他,平时一有空就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详细记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帮助他们 不断提高。
党委书记于伟很感慨地告诉记者:“我们真正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就在于我们有一支很好的师资队伍。我们的教师素质好,水 平高,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有极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这支队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科学是创造的。创新是科学的活力之源。川农大人以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川农大人敢于向权威挑战,向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挑战,向已有的盖棺论定的结论挑战。在周开达院士所作的研究中,有一项课题是在国际水稻界经过十多年研究均告失败后进行的,国内水稻界对他的这项研究也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是他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而张光伦教授则通过在我省三州的实地生态调查,突破了国内外经典论著都认为“苹果是温带落叶果树,不适宜南方生长栽培”的论断,为苹果的生产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川农大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初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低年级学生在校内场站实习,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个循环,高年级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参加科学研究或成果推广转化,完成第二个循环。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学校主持或参加国家高等农业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9 项、省级项目11项,教师参与面达40%。学校教师还把科研最新进展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取得的成效,编写成大量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其中杨凤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动物营养学》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
川农大十分注重开展校内外多学科合作攻关,增强解决农业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并在校内促进跨院、系的多学科联合,协同攻关。进 入“九五”以后,学校每年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达200多项。
在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川农大将60%的科技力量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闯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办学 新路。
早在1983年,川农大就与大邑县签订了共建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协 。16年间,经双方共同努力,大邑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红梅基地和省内知名的“三木”药材基地、金蜜李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等,使该县的工农业总产值累计增加18.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增加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704元,粮食总产增加6.3万吨,人工造林1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3.4 %提高到现在的34.6%。
1977年,该校水稻研究室(现为水稻研究所)与省内的部分种子公司联合组建了“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目前已发展到遍及13个省(市、 区)的112个市、县种子公司。继后玉米研究所也与地方联合组建了有3 个省(市)的50多家种子公司参加的“杂交玉米川单系列”开发协作组。 这两个协作组实质上都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形成的优势互补、平等互惠的民间利益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实现了育繁推一体
化,加速了种子产业发展的进程,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通过22年的产学研结合,育成推广了26个新组合,累计推广3.6亿亩,共增产稻谷266亿公斤,经营种子产业的部门获得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同时还培养造就了一批专业人才。
在为社会服务中,川农大怀着强烈的振兴我国农业经济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据不完全统 计,1978年以来,川农大已先后与四川的近30个地、市、县(区)和13个省(市、区)的100多家企业(公司)建立“农科教”、“产学研” 合作,为地方培训各类人员近3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余万册(份),编写科普教材40多种,推广科技成果300多项,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7亿多亩、优良畜禽新品种近3亿头(只)、林果新品种3千多万株,共创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农科教、产学研结 合,服务“三农”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新路,为我国南方特别是为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上新台阶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