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川农业大学建校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人心,稳定队伍,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诸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形成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
本报从今天开始刊登系列通讯,从不同侧面介绍“川农大精神”。希望各地能认真学习“川农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的“四有”新人。
四川农业大学地处四川省雅安地区,信息闭塞,条件艰苦。
四川农业大学自1956年建校至今,已在全国推广300多项科技成果,创造了300多亿元的效益。不久前,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向全省发出学习、宣传“川农大精神”通知。
那么“川农大精神”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呢?
一腔对党和国家赤胆忠诚的报国之志
在川农大采访,有一种感觉非常强烈,那就是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川农大人身上都洋溢着报国兴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名誉校长杨凤教授,留美硕士,1951年回到祖国,1952年调入川大农学院,一直工作至今。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先后主持制订了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技术标准和饲养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杨凤教授说:“一辈子干这项事业是中国的需要,值得。”
夏定友教授1954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57年后蒙冤20余年,70年代末被“解放”出来时,已近70高龄,患有肺气肿、脑血管硬化等多种疾病。但他却将这些置之度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潜心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终生不忘报国志,矢志追求勤科研”是夏定友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
这种爱国爱校、扎根农业、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不仅在老一辈川农人工作中体现,也在川农大中青年教师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校长文心田教授曾是川农大的学子,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被选派到德国汉诺威动物医科大学学习。留德期间,他受到德方教授的高度评价,德方已决定延长对他的奖学金。1990年初在他即将攻取博士学位时,学校希望他尽快回国。是拿到博士学位再回去还是很快回国?这是当时他要立即回答的问题。他说:“我的导师夏定友教授终生报国的精神和行为深深感染着我,在回国问题上我不能含糊。”1990年4月,文心田按期回国。在川农大,服从学校工作需要,放弃已经取得在国外攻博资格的留学人员还有朱庆、吴登俊等。
全国人大代表、副校长任正隆教授1988年以优异成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国外不少公司的高薪聘用,携妻带女回到祖国。他说:“在感情深处,我始终认为我是个农民。即使是现在,我也认为我是一位农民的科学家,只想为国家、为农民、为农业科学做点事。”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大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338人次,其中279人次回国。回国率达83%,并且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回到了学校。
一种艰苦奋斗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
1956年,学校从成都迁到雅安后,条件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川农大人不仅在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封闭的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安心工作生活了几十年,而且白手起家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川农大第一任院长(前身为四川农学院)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早年留学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建校初期,他的足迹遍及四川各地农村,顶烈日冒严寒,骑着自行车四处收集材料。他的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川农大人。
第二任院长杨允奎教授193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教育和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文革”中从“牛棚”解放出来后,他开口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尽快恢复科学研究。他步履蹒跚地挑着粪桶为玉米施肥,大热天泡在玉米地里做实验的事迹,至今仍深深地教育和感染着所有的川农大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为水稻育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60年代从事水稻研究时,没有经费,工作条件极差,一切都得靠自己。犁田、挑粪、栽种、观察、收割,他样样都干,一边搞科研,一边当农民。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周开达一年中要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为了赶时间,连泡种都在火车上进行。
荣廷昭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也是艰苦奋斗取得的。80年代初研究条件差,经费少,基地离学校有七八公里,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荣廷昭总是天刚一亮就甩开步子朝地里走。玉米的选种必须是在正午太阳最火辣的时候进行,荣廷昭在玉米林子里钻来钻去,浑身湿透,叶子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
……
有人说,以川农大的条件,川农大的突出成绩,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全是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