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篇

校园文化

科学精神的光辉——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报告(中)

点击数:2013-03-14 11:51:30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统战部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川农大的成果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
  在川农大,一提起学校的发展,人们总要提起“三杨”精神,这就是以学校前三任院长杨开渠、杨允奎、杨凤为代表的那种“作风朴实、治学严谨、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精神。作为川农大的“镇山之宝”,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杨开渠院长是一位参加过北伐、留学日本归来、新中国水稻界的著名专家。据川农大教授刘远鹏回忆说:“当时我们经常看到杨院长戴顶草帽,弯起腰杆在水田里进行科学研究,那可是知名的专家啊!”
  作为“三杨”精神的延续,周开达、颜济、赖仲铭和杨克诚等教授,都曾站在田地里,亲自动手做实验、搞研究。玉米收获的季节是8月份,玉米秆干了以后,人一进去,全身马上湿透,玉米叶子像刀子一样割人。更要命的是,玉米的收获要在大太阳天的正午,不这样,成果就出不来。
  端木道教授是生物化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学术造诣深,他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在学校得到公认。退休以后,端木道甘为年轻人铺路,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他常到图书馆帮助年轻人查阅相关资料,补充教案,为此经常熬到深夜。
  全国师德标兵张仁绥教授每次上课总是提前到岗,哪怕是关灯、关水、关门等也从不马虎,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张仁绥说:“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自己就要做好每一个细微之处。”
  80高龄的高察伦教授虽然已从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仍把心力花在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上。在每年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上,高察伦都要亲自上台讲解教学艺术,为一些重科研、轻教学的年轻人授之以“渔”。
  创新是科学的活力之源。川农大人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三农”上的创新性探索,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在周开达院士所作的研究中,有一项课题是在国际水稻界经过十多年研究均告失败后进行的,但是他迎难而上,最终取得成功。张光伦教授则突破了国内外经典论著都认为“苹果是温带落叶果树,不适宜南方生长栽培”的论断,为苹果的生产拓展了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川农大把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全校实行公共大基础、专业大类基础和专业课“三台阶”课程结构模式;实验教学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强化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实行“一个基础、两个循环”,低年级学生在校内场站实习,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个循环,高年级学生到校外基地实习,参加科学研究或成果推广转化,完成第二个循环。学校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自选课题、各种竞赛、艺术培训和社会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科学的根本。川农大十分注重开展校内外多学科合作攻关,增强解决农业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的能力
  在加强科学研究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川农大将60%的科技力量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闯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新路。
  1983年,川农大与大邑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校县共建现代化农业基地的协议。如今,16年过去了,大邑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梅基地和省内知名的“三木”药材基地、金蜜李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等基地。
  1977年,川农大水稻研究室与省内的部分种子公司联合组建了“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经过22年的艰辛工作和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到遍及13个省(市、区)的112个市、县种子公司。22年的产学研结合,“冈•D型杂交稻协作组”育成推广了26个新组合,累计推广3.6亿亩,共增产稻谷266亿公斤。进入90年代以后,学校又先后与三台县团结水库、四川省农资公司隆生集团等20多个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优良品种、饲料配方和农畜产品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等。合作内容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这些企业既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又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基地。
  在为社会服务中,川农大人怀着强烈的振兴我国农业经济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川农大已先后与四川的近30个地、市、县(区)和13个省(市、区)的100多家企业(公司)建立了“农科教”、“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培训各类人员近3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0余万册(份),编写科普教材40多种,推广科技成果300多项,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7亿多亩、优良畜禽新品种近3亿头(只)、林果新品种3千多万株,共创社会经济效益300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服务“三农”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新路,为我国南方特别是为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上新台阶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