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

部门新闻

从知识分子的三种情感谈起

点击数:2013-03-15 11:31:12 来源: 校报

从知识分子的三种情感谈起

——写在教师节之际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言,作为知识分子,有三种极其单纯而强烈的情感支撑了我们的一生,那就是对真理的渴求,对爱的渴望和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在四川农业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将对真理的渴求内化为一种永恒精神,即以学术为天的追求真理精神;将对爱的渴望升华为一份高贵品质,即以大爱育人的造福社会品质;将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转化为一股奋斗意志,即以学生为本的自强不息意志。"追求真理,自强不息,造福社会",这是四川农业大学的校训,更是川农人对罗素所说的三种情感的具体演绎和生动诠释。
追求真理,以学术为天
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大学是众多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头脑的碰撞和交流场所,一所大学只有崇尚学术,重视科研,才能真正吸引和汇聚各种优秀人才,共同投身追求真理的精神事业。长期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坚持以学术为天的办学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投身科研,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彰显了追求真理的永恒大学精神。自2009年始,学校更是启动实施了"双支计划",对取得的各类科研成绩和成果实施配套奖励,仅短短三年时间已投入总计近亿元。2009年,李仕贵教授主持完成的"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校为此配套奖励100万。2012年5月,学校80后副教授李明洲在对猪肉的基因研究中发现了可能导致人类肥胖的基因,并将这一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上发表,学校对其所在科研团队一次性奖励三百万元,并将李明洲破格擢升为二级教授。今年6月,学校杰出校友、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杨明耀博士全职加盟学校,吸引他回归母校的,并不是任何薪资和职务上的优越待遇,而是以学术为天的浓厚科研气息为学校筑巢引凤,让这位优秀人才看到了大有可为的事业前景。
造福社会,以大爱育人
爱,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索取,爱应该是一种馈赠和恩赐,是一种丰盈、溢出和流淌。要得到爱,就必须先要付出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爱的渴望,最终只能通过爱的施与来得到满足。在"爱国敬业、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中,第一个字便是"爱"。但川农人的爱,却从来不是"私爱徒区区"的小爱,而是回馈祖国和民族,造福社会的大爱品质。"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长久以来,川农人心系三农,情系脚下的这片希望的田野,践行服务社会的高校基本职能,为"兴中华之农事"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执着坚守和耕耘付出真诚地诠释了知识分子的大爱真谛。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通过教师造福社会的亲身实践和示范,川农学子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和继承了这种大爱品质。他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长期坚持开展服务三农的"三下乡"活动,送科技、送知识、送服务到田间地头,以身亲证造福社会的大爱品质。
自强不息,以学生为本
只有一所大学切实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将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真情关心同学们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对他们的诉求和困境保持一份感同身受的悲悯心,才能形成一股一切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并最终拥有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号召每位教职员工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子女或弟妹,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倾听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要求和呼声,校领导从本学期开始实施"三个一"、"一个三"的行动,其中"三个一"行动是指:校领导每学期要到自己联系的学院至少参加一次学院大会、一次党支部活动和一次班团活动。"一个三"行动则是指:每学期校领导要到所联系学院至少听课三次。此外,学校坚持将学生就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实施了学生就业的"三个百万"工程。同时,学校每年还投入上千万,对贫困学生实施奖助学金的有力资助,竭力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正是在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自强不息奋斗意志的感召下,川农学子学会了感恩、自强与奋斗,涌现出了千万猪倌龙波、开创蚯蚓创业养殖的美农美家公司创始人刘可成等创业明星。也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紧密依靠和真诚关爱,在每一个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转折点,学校也都赢得了学生的真诚支持和真心拥护。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身处于一所以"学术为天、学生为本"的高等学府之中,知识分子能够很幸运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行教过程中将师生关系升华为一种类似父母与子女或兄弟姊妹般的脉脉亲情,则更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而唯有当我们上对得起学术,下对得起学生时,也才能真正做到"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并最终将知识分子的三种情感升华为三大快乐。(潘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