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执事敬”,也就是怀着敬意做事。程伊川说:“诚然后敬,未及诚时,却须敬而后诚。”此所谓诚,即真诚或无妄之诚。一个人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如有一种真挚精神,即冯友兰所说的“当心”,他当然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在那一件事上。因此,敬有了专一的意思。但在生活中,敬的含义更加广泛。在我看来,敬首先是一种态度。就如看一本书,如果是抱着走马观花的态度,自然所得甚少。人们常说“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其实这个“畅游”别具意味。我们只有把知识足够多的纳入大脑,思维才能有足够大的空间拓展,才能“游”。然而这需要我们抱着“敬”的态度才可能获得。
其次,敬是一种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登山的时候,倘若心里总是想着上山的劳累,固然得不到其中的乐趣,而如果采用敬的方式,把登山视为一件庄严而必须做的事,你的内心便会得到一种释放,或许还能体会“挟远山而望五津”的神奇。
最后,敬是一种智慧。不论职业是什么,不论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我们都在做事。人之所以显示出差别,关键在于怎样做事。有的兢兢业业细水长流,而有的萎靡不振随性而为。成功者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有一种敬的智慧——把小事做大,也能把大事做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事的奉献程度,只要你拥有敬的智慧,哪怕是将侧翻的垃圾桶扶正,也是一种不菲的成功,因为你已经开始学会积极正确地处理问题。
在这里,又要提到冯友兰所说的:“敬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精神总动员’”。没有敬就没有了向上的动力,我们所谓的奋斗也将失去意义。大家常常追寻探求伟人们的成功之道,说到底他们都对生活、对人生有着敬的态度、敬的方法和敬的智慧。凡做某事,最成功的办法往往也是最平凡最老实的办法,心存敬意做事,便是这类办法之一。“执事敬”则办事勤则万事兴。只要我们真正把事当成事来做,不论将来或者下一秒结果是什么,至少现在能问心无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