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校园文化

新院士周开达

点击数:2013-04-10 11:27:31 来源: 《四川日报》2000年4月14日第11版

 

周开达对水稻育种难道真有生死不渝的感情?

阳春三月,记者联系采访新院士周开达时,被告知他去海南岛制种去了,这使记者产生了疑问。

周开达是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博士生导师。他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30多年,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建立了不育系选育的新途径。他运用这种育种理论和方法培育的冈·D型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近3亿亩,增产粮食近2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他带领科研人员开展的永久性杂交水稻研究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周开达的学术水平和他对我国农业科学及农业生产的突出贡献,奠定了他在科技界的地位。去年底,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了我省农业科技界和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两院院士”零的突破。

如此功臣、如此地位,且已67岁高龄的周院士难道还要亲自下田么?

“是的,那里栽有上万个育种材料,3月中旬正是海南水稻抽穗扬花的时候,不下田咋个观察研究呢。”原来,为了加快水稻育种研究进程,他们每年冬春都要去海南多种一季水稻。

周开达很忙,只有利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接受采访。他说,今年计划要招10名研究生,上午才同学校研究生处研究了这事,下午要赶回温江水稻研究所,同一家大公司洽谈优质米的开发转化事宜。几十年,他那种只争朝夕艰苦奋斗的习惯仍然没变,为的是少年时代树立的理想:圆“绿色之梦”。

1933年,周开达出身于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的一个偏僻山村。当时家乡主产红苕,稻米十分珍贵。那年他考上普通中学,因为家里拿不出几担大米交学费,又不得不改上农业中学,这事给他上了苦涩人生的第一课。因此,他小小年纪就立下志向,学习水稻栽培技术,让田里多产水稻,使大家都能吃上大米。1953年,已在区公所工作的周开达从报纸上看到湖南醴陵县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搞双季稻杂交试验有很大进展,他也想搞,就写信要来种子,找到一块田搞试验。整田、栽秧、打谷,一个人利用休息时间干。历经两年的艰难曲折,他取得了早稻亩产250公斤、晚稻亩产150公斤的成果。在当时,这是不得了的产量。

初试得胜,坚定了周开达献身水稻育种事业的决心和信心。1956年,他放弃已有的工作,带着他的宝贝稻种考进了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农大的前身),拜在我国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门下。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留校,1965年又被调到水稻研究所。从此,他便在绿色王国奋勇攀登。

70年代初,周开达选定了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开创性的课题:籼亚种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三系育种研究。利用亚种内的不同品种杂交培育不育系,学术界已宣布不可能,而且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专家已作过研究失败了。但是,周开达认为还有可能性,而且亚种内可用来杂交的品种相当丰富,一旦此路走通,价值重大。即使失败了,贡献自己的一生,教训留给后人也是一笔财富。于是,他知难而上,带领课题组奋斗10余年,历尽艰辛,终于首创了运用栽培亚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的理论和方法,为开发利用现有的几万个稻种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他带领的组运用这一理论和方法选育出的数十个冈·D型杂交稻已推广到13个省区,为我国农业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这项成果荣获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这些年来,周开达和他领导的水稻研究所在科研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部省级以上的奖励26项。周开达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劳模、省十大英才之一。去年底,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省教委和学校都给他重奖,给他配备了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还准备为他修独院住宅,配专职秘书。

周开达功成名就了,但是他依然故我:每天6时左右起床、跑步,做自编体操,早餐后便开始工作。或者进实验室,或者下田,或者进办公室安排工作,处理行政事务,履行所长职责。夏季,水稻扬花都在中午,那是观察、记录、研究和授粉的最佳时间,所以哪怕太阳狠毒,气温很高,他也坚持亲自下田工作。深夜,他还要查资料、写材料、写论文。现在年纪大了,又患有糖尿病,在老伴的督促下才肯睡觉。他没有特别的业余爱好,有时间就弄弄花草,调节一下生活。

周开达常年都很劳累,组织关心他,安排他到旅游地疗养,他一次也没去。最近,学校安排他去青岛、大连、烟台旅游疗养,接到通知时,他正在海南岛凌水县的试验田里,“实在没有时间呵”,这一次他又放弃了。

新院士就是这样一个为事业奋斗不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