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校园文化

热爱是最好的动力——记“王丹萍科学奖”获得者、四川农大教授荣廷昭

点击数:2013-04-10 11:28:41 来源: 《四川日报》,1997年12月2日,第3版

 

近日,四川农大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荣廷昭教授荣获了王丹萍科学奖。该奖是香港王丹萍基金会为促进祖国科技事业兴旺发达而独资捐献的。

这是荣教授继去年底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今年初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之后的又一大奖。

细细算来,仅近几年,荣教授已有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熟悉荣教授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科研上成绩卓著,而且其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更令人称道。

荣老师对事业非常热爱。即便是在功成名就的今天,他也坚持每晚到办公室看书学习、分析资料、制定试验方案。同时还和我们一样下地。这些都让我们年轻人极为敬佩。农学院副院长、曾长期担任荣教授助手的潘光堂教授如是说。

在荣教授看来,热爱是最好的动力。

八十年代初,我国玉米育种工作徘徊不前。正值壮年的荣廷昭按捺不住搞研究的渴望,处于逆境中的他和另两位同事主动向当时主管系上科研的系副主任、著名水稻专家李实贲教授请缨,李教授很高兴,他鼓励道:你们要工作很好,我就害怕你们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并当即表示在他所承担的由农业部下达的数量遗传项目下开展研究。

教授的知遇之恩,荣廷昭铭刻在心。

1980年,荣廷昭重起炉灶。当时研究条件很差,经费极少。为了便于研究,他总是把课集中起来上,其余时间就下乡。对他来讲,没有节假日和业余生活可言。

育成玉米新杂交种的关键是突破性优良自交系的选育。荣廷昭带领课题组针对当时我国缺乏把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抗谱广、品质优良等性状集于一体的高水平自交系和育种周期长、盲目性大的情况,开展研究。在技术路线的设计上,荣廷昭充分显示了他的不同凡响。他们构建了育种用群体,开辟了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利用的新途径,创建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群体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配同步进行的新方法。经过多年努力,他们所选的48-2S37是配合力很高的自交系,用它们育成了经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杂交种10个。增产幅度均在15%以上。其中用48-2组配的川单9号被评为八五国家十大农作物新品种之一。两个自交系的自身产量亩产达250公斤左右,高出其他主推种20%以上,而且还抗多种病害,这是国内外众多自交系所不具备的。它们还具有品质优良、赖氨酸含量超过普通玉米50-80%及综合农艺性状好,容易组配适合多生态区生产应用的杂交种等优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川单系列已累计推广3000万亩,新增玉米10多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多亿元。

如今,川单系列已成为四川和大西南地区的当家品种。每次出差,看到公路两旁的玉米长势很好,便是荣廷昭最快乐的时刻。当他置身于盛夏的玉米林中时,一切的恩怨和苦痛都烟消云散。

荣廷昭不是那种只顾自己科研的人,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对年轻人的培养。潘光堂教授深有感触地说:老师对学生考虑得很细心、很周到。他总能用人之长。为了让年轻人脱颖而出,荣教授甘为人梯,不计名利地扶持他们。他给他们压担子,把他们推到科研第一线。目前中心承担着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中的两个子课题。荣廷昭把30多岁的潘光堂和黄玉碧推到最前面。在玉米研究中心,年轻人不仅把荣教授当成自己事业上的恩师,更把他当成自己人生的导师。(江英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