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荣廷昭教授以其对我国玉米遗传育种和农业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荣获王丹萍科学奖。获奖后,他主动一次性缴纳党费1万元,这在四川农业大学是史无前例的。
从1957年四川农学院(四川农大的前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荣廷昭一直在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第一线耕耘。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刻苦钻研,取得显著成绩。不少人还记得,尽管他是荣获199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玉米群体改良与育种补相结合的系列研究》的主持人之一,但荣廷昭在报奖时将自己排在所有研究人员的最后。在四川农大,提起荣教授的学识人品,那是有口皆碑的。
荣廷昭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讨论式和理论联系农业生产实际的教学方法。他在任农学院院长期间,率先在农业院校中开设“一个中心,两个循环”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提高了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他培养出的2名博士、20多名硕士中,有的在欧美国家的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成为知名学者;有的在我省农业院校和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在科研上,他在对同工酶谱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玉米数量性状基因效应与配合力的动态分析,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途径,充分利用基因重组把多个目标性状聚合起来合成玉米育种用群体,以及把玉米群体改良、自交系与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等方面的研究均属新的创造。他还纠正了前人在遗传距离研究上的“遗传距离越大杂优越高”的片面观点,并使数量遗传与玉米育种研究紧密结合,发展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应用数量遗传学。
42年来,荣廷昭的足迹踏遍了巴山蜀水,为我省粮食、特别是为玉米生产和攀西立体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已成功育成48-Z、S37、21-ES、合二、18-599、08-614等一批“三高”自交系,用它们已组配出经国家级审定品种两个,经省级审定品种10余个,获专利品种4个,累计推广面积3000余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以上。荣廷昭从“六五”开始至今一直是重点科研项目《玉米育种及基础理论研究》的主持人。荣廷昭的研究成果无论是科学性、创造性,新品种的数量和水平、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获奖的档次等都处于我省玉米遗传育种界的领先地位,有的研究已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隆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