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校园文化

三代民革人殷殷富农情

点击数:2013-04-08 10:39:46 来源: 团结报

    “科教兴农一老兵, 涉水爬山两袖清……莫道古稀桑榆晚,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一首名为《科教兴农工作有感》的七律诗,作者是四川省雅安市民革党员、四川农业大学退休教授毛祖进。这位已经73岁的老人是民革雅安市委会近30年的科技兴农工作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924,当记者见到这位老人时,他依然精神矍铄,讲起他参与科技兴农工作时也是侃侃而谈。
  民革雅安市委会科技兴农工作可追溯到30年前。早在1983年,民革市委会就组织了第一次科技支农考察,由此拉开民革市委会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工作的序幕。如今,民革市委会领导几经更迭,但科技兴农的热情依然历久弥新,一如既往。
  “民革雅安市委会科技兴农的工作由来已久,这不仅因为三农是民革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因为在雅安的民革党员中,有一支技术过硬、热衷奉献的农业科技队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民革市委会主委李首成这样概括说。
  在雅安,许多人都知道,四川农业大学里有个民革总支部,其中有许多党员是科技能手:民革雅安市委会原主委赖仲铭是四川农业大学数量遗传育种领域先期核心成员之一,先后培育出优良玉米杂交品种多个,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大会奖和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现任主委李首成是农学院生态农业与区域发展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而1982年就加入民革、长期参与市委会科技兴农工作的毛祖进则是农作物栽培专家。
  当农业科技人员通过参政党组织有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后,其蕴含的能量就得以产生令人称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革市委会在荥经县花滩镇和汉源县皇木镇建立玉米高产技术示范片300亩,推广5000余亩,当地农民平均每亩增收300余元;
  ——汉源县皇木镇高寒山区抗灾夺丰收马铃薯高产科技示范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当地农民共计增收640万元; 
  ——在天全县始阳镇推广油菜高产技术2000亩,使油菜籽平均每亩增产30市斤;
  ……
  30年科技兴农的过程中,雅安市边远山区的田间地头、农户家里,都留下了民革组织和民革党员的身影。
  “民革的专家没有架子,每次来到村里都往田间地头跑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往猪圈里跑看猪苗的进食。汉源县皇木镇的村民们,早已熟悉了这些民革专家的工作作风,和他们打成一片。
  “作为参政党,市委会一直把保持长期的科技兴农传统作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原则,同时注意以人才优势为支撑,以结合实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科教富农的新路子,并且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继续走下去。李首成说。(本报记者  张德海  韩金伟  通讯员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