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四”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不约而同地对高校师生个性提出了希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同学们“保持个性、彰显本色”;温家宝总理在与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座谈中,希望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而最近,学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在博士、硕士授位仪式上,也对大家提出要“改变社会流俗”;校长郑有良到艺体育学院指导工作时,则大声呼唤更多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学生出现。
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学校领导,都对个性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究其实质,乃是对日渐增长的流俗的反击,对流俗日益吞噬个性的担忧,对日益稀缺的个性的倡导和深情呼唤。因为,个性是一代代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的共同特征,张扬个性是大学固有的特质。不可想象,一代代没有个性的青年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想象,没有个性的大学校园,如何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对于个性之存在,我们不仅不反对,更是求之若渴!
然而,如今青年和大学生中,真有个性者日渐稀少,急于流俗者层出不穷。外形上“男子长发遮口鼻,女子浓饰仿青楼”,生活中“过于圆滑、过早世故、过度技巧”,行为上求怪求异求哗然……殊不知,这一切外形上、生活中和行为上的模仿,不过是日渐形成的流俗而已。林林总总,乃是误把流俗当个性,错失个性迎流俗。结果必然,流俗一时,个性尽失!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真正的个性并不易于外显,真正有个性的人往往其貌不扬,其行不乖,其言不哗。因为真正有大个性者,其性在内涵,性在思想,性在大志大趣。此性在内涵,性在思想,性在大志大趣者,则为大学师生之中坚,人才之精华。此乃国家和学校所求之个性者,个性追求者之真谛。
愿求个性者思之。 (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