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融合意识,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文学院教师积极投入传统文化研究中,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我校共有20个项目获批。人文学院教师匡存玖副教授的“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45-1989)”和王虎博士的“四川蚕桑古籍研究”获得一般项目立项。其中王虎博士“四川蚕桑古籍研究”将科研立项校本化、特色化,立足四川桑蚕古籍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中文系教师谭梦聪的《农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生态美育实践研究》和英语系教师丁芳芳的《四川雅安硗碛藏族乡嘉戎祭祀语言收集与研究》分别围绕美学和语言文化展开深入探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学院坚持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系统化的学生活动,以优秀文化营造学院良好氛围。自2017年以来,人文学院结合学院特色,持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举办至今已是第七届,历年来人数覆盖3000余人次,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在学生中形成读国学、诵经典的良好氛围。人文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举办“耕读杯”校园写作技能大赛,面向三校区所有同学纵深开展,举办至今已是第十届,鼓励同学们深耕文化土壤,执笔书写新时代的川农故事和人文情怀,以优秀的创作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振奋人心。此外,中文系还积极承办《中国诗词大会》川农选拔赛,覆盖三校区同学累计600余人次,并成功推选出5位同学代表我校参与《中国诗词大会》省赛,让同学们在诗词歌赋中感悟文化魅力。
人文学院学子结合专业特色与院系特色,深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科研兴趣项目进行创新发展。今年人文学院2023年春季科研兴趣项目结题共计18项,其中《中国当代农耕文学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川西藏族山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论语>英译计量研究》等多个项目,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人文学院《焕“染”一新,梦诗文化——数字赋能扎染蜡染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获得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该项目将扎染蜡染非物质文化与当代相结合,突出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衔接,以青春力量赋能文化传承。
人文学院以全院力量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学院推动形成“乐传承、会弘扬”的良好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开花。